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当代价值

单文波    2019-02-28 16:50:11    中国教育报

  中华文化自信在于坚信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中形成的中华理念、中华精神、中华气度和中华神韵, 既葆有传统文化的古老辉煌,又继承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贯穿人类社会生存和演进的始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也远不止于一句文化口号,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中华文化何以自信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中华文化虽历经深重灾难却依然赓续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华文化的自信在于对其特有的精神标识的认知。尽管诸子容颜难以寻回、李杜王白早已仙逝,尽管故宫国宝默默诉说、宫阙万间灰飞烟灭,但中华传统文化犹如浩瀚的海洋,汇聚了前贤先哲们的心力和智慧。“四海之内皆兄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和谐、重友爱的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华夏子孙勇于革新的思想源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各适其天”包含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思想,“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蕴含着中国古人的工匠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诠释了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报国情怀。

  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与历史命运相搏的顽强韧性和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生命力。“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等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世界赞叹不已。中华文化的自信在于坚信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中形成和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的中华理念、中华精神、中华气度和中华神韵, 既葆有传统文化的古老辉煌,又继承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如同星辰亘古不熄,中华文化影响力同样恒久致远。

  中华文化的自信还在于这种自信是具有时代性的命题,它既是一种文化的自主和自觉,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也是应对外来不良思潮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也愈演愈烈,我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面临重大挑战。我们必须意识到,越是全球化越需要始终不渝地坚守民族文化的根性和本位,越需要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掷地有声的宣言,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上升到同一高度,表明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汩汩源泉和滚滚动力,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更是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精神号角。

  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对于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中国人民而言,中华文化自信更有着特殊的当代价值,因为这种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中国人民精神屹立、开拓进取的力量之源。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和增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夯实民族精神独立的基石,才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我们走自己的路才具有无比深厚的底气、骨气和硬气,才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才能使民族荣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重新绽放。

  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在于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中华文化自信既是依靠着我们的伟大传统,更是面向时代、面向未来。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秉承“唯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唯希望也,故进取,唯进取也,故日新”的精神,“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毛泽东思想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的现实斗争,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第一个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优良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大战略构想,让中华和合文化熠熠生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新与发展,体现了“发展变化”“民本”和“自强不息”等重要精髓。科学发展观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升华和创新,展示了新世纪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同时又结合新时代条件加以发扬光大,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使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大作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补充、拓展、完善,其当代价值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充分弘扬。

  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辐射力。当今世界已进入全新格局,正面临重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也处于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一方面坚守自身文化发展方向,一方面与世界其他先进文化兼容并蓄、互相促进,“在文化的交流中实现对自身文化特殊性的超越,贡献有利于人类未来和平发展的文化智慧。中国文化正是在把握这两方面的张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中华文化讲仁爱、求大同、崇正义、尚和合,而其中最核心的是“和”,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一内含中华文化独特哲思的重要理念,正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诉求的关键词,并带来全球化思维的新思路。

  无论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是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无论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还是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习近平主席利用一系列外交场合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传递了中华文化的超越性关怀,传扬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努力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建构更加开放、公正和有效的世界秩序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为21世纪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坚信,随着中国再次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将不断书写引领世界发展的新坐标,中华文化自信的内涵必将日益丰富,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必将日益彰显,中华文化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作者: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单文波)

相关热词搜索: 中华 文化 自信 价值

上一篇:深刻理解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
下一篇:警示教育须常态化开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