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转型面临多重压力,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背景下,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对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城市消费创造能力不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已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战场。优质的城市服务不仅是城市的基本功能,而且是创造居民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动力。本质上看,消费取决于市场是否能够提供丰富的、值得购买的产品以及消费者是否具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因此,如果没有繁荣的生活服务作支撑,没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作保障,居民消费将难有质的飞跃,强大的国内市场也难以形成。
当前,我国城市服务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仍然偏低,而且近年来支出增长有所放缓。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4万元,只增长5.9%,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即使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高收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样增长放缓。
同时,国内市场还面临消费外流的窘境。据联合国世界旅游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游客出国旅游花费达到2577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究其根源,主要是国内市场缺乏足够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城市服务的消费创造能力仍显不足。
以上海为例,落户的顶级品牌并未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品和价格优势。作为中国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上依旧面临诸多挑战,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第二,公共服务的消费保障能力偏弱。
优质的公共服务能够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有助于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有力促进居民的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然而,当前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对消费的保障能力仍然薄弱。特别是,居住负担、医疗和教育支出或多或少限制了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其他消费支出。
以居住支出为例,2017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居民的这项开支分别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48%、23.24%、16.54%、22.22%以及人均消费支出的32.85%、34.45%、22.55%、30.74%。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必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百姓的消费负担,使人们想消费、愿消费、有能力消费。
开拓新亮点以刺激新需求
日前,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体来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新招”:
一是以卓越的服务型城市为发展理念,营造居民消费新环境。
促进居民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需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创造令人更加满意的国内消费体验。服务型城市是以服务经济为支撑,以服务型政府为保障,通过发达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供给、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包容的文化服务氛围,实现企业、居民和游客满意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区别于文化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创意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偏重于城市本身的发展模型,服务型城市更多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它以服务作为城市的发展本质,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目标,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发达的服务业和包容的文化服务氛围创造优质的消费环境,最终形成在消费经济引领下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二是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发展保障,树立居民消费新信心。
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做好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基础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减轻人们的生活负担,以此来保障消费需求的供给循环系统有效运转。
为此,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持续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尤其是加大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积极推进住房改革,加大人才公寓、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抑制房产泡沫,释放被房价抑制的消费需求;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完善相关细节,解决居民申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切实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
三是以不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发展根本,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就商业繁荣而言,除了需要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之外,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以刺激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为此,有必要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以“负面清单”为主的管理模式,破除不合理的限制,全面激发市场活力。要以包容审慎的原则对待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包容就是要充分看到新事物对社会和百姓带来的益处,审慎就是要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风险、认清发展底线。在包容审慎的原则下制定新的管理办法,而不是一上来就管死。各地方、各部门尤为要顺势而为,不要仍用“老办法”去管制“新业态”。
同时,要积极打造各类创新平台,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姻,推进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对接,促进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的积聚,进而提升新品开发和进入市场的效率。
四是以优质的文旅服务为发展重点,打造一批强大的国内旅游和消费新中心。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文旅产业在刺激消费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要持续加强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和剧院等文化场馆建设,激发现有文化场馆的活力,打造一批满足居民和游客需求的高品质文化观光体验项目、演艺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场馆与购物、休闲和旅游场所的跨界合作。
要大力推进旅游购物发展,打造中高端消费载体。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试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打造若干高端品牌商业区,在产品种类和价格上形成全球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出国旅游购物消费回流。
要积极开发夜市和夜间休闲游乐项目,繁荣夜间经济,提升城市夜间消费的供给能力。同时,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充分利用各类平台激发人们的旅游和消费需求。
五是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发展方向,引爆消费经济新亮点。
从生存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需要创造全新的消费需求。在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酝酿形成的大背景下,应以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开拓消费经济新亮点。
要有意识地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对技术成果的落实转化。在这方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要能够站在技术的制高点。要加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公共服务业的融合,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强与商业、金融、教育、医疗、文旅等服务业的融合,加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培育形成一批互联网+、人工智能+、旅游+、休闲+的新业态。
此外,要积极应对互联网对实体店销售的影响,改造传统商业中心,加快推进新零售建设,加强体验消费,打造实体店消费新模式,成为人们打卡消费的新选择。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 张懿玮、高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