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赋予了幸福历史的深度、时代的高度和现实的温度,传承着5000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焕发着气势磅礴的真理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的最好阐释和最新发展,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是激发十三亿中华儿女乃至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火炬。如何以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幸福观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隐身”的意识形态。在任何社会,幸福这个概念都是各种思潮的必争之地,是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幸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包容多样。因其“美丽”的外衣,所以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各种思潮或者会借助这个“工具”,或者在其掩护下在高校抢滩登陆。调查发现,高校幸福观现状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主流幸福观不突出。除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外,高校至少存在着以下五类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个人主义幸福观、享乐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虚无主义幸福观、自由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传播时遇到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师生一旦遇到现实问题,影响判断的往往是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第二,高校《幸福课》成了西方幸福理论的“搬运工”。目前,部分高校开设了幸福课,这些课程多是从西方积极心理学借鉴而来,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例如,风靡高校的某《幸福公开课》的主题思想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快乐。这个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背道而驰的。由于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进行指导,这些课程便成了西方幸福理论的“搬运工”。
第三,各类幸福观放任自流。高校的重要特征是思想活跃,各种思潮在这里交汇,各种价值观在这里碰撞。有的人在某种思潮的鼓噪中强调追求幸福,有的人在幸福的“掩护”下传播某种思潮,成为“美丽田园下的罪恶”。
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高校必须坚持“奋斗幸福观”主导地位,让其它幸福观的有益成分汇入主流幸福观的浩瀚大海。
“奋斗幸福观”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师生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奋勇争先的精神、不怕失败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构建以“奋斗幸福观”为标识的幸福学术、话语和教育体系。进一步提炼概念,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和国际对话的幸福学术、话语和教育体系。一要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充分证明并展示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对于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要推出一批习近平幸福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阐释“奋斗幸福观”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现实基础,表明“奋斗幸福观”倡导的价值理念和道义力量。三要研究“奋斗幸福观”的教育框架、实践路径、评价体系,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幸福教育体系。
第二,大力建设“奋斗幸福观”教育体系。建立起社会、高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奋斗幸福观”教育体系。要发挥高校对社会的辐射能力,但绝不可忽视社会和家庭对高校重要的影响作用。三者之间必须同向同行,互为倚角之势,形成幸福教育的合力。政府担负起主体责任,高校是幸福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既是幸福教育的着力点,又是落脚点。
第三,压缩“五类幸福观”的存在空间。“五类幸福观”是指前面提到的个人主义幸福观、享乐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虚无主义幸福观、自由主义幸福观。压缩其存在空间,就是减少五类思潮的存在空间。一是杜绝“五类幸福观”偶尔在官方文本中“露脸”的现象。二是减少“五类幸福观”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三是压缩“五类幸福观”在教育领域的存在空间。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