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提升高校服务文化中心建设能力

刘岚    2019-01-18 15:42:00    北京日报

加强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既是在履行首都职责,也是贯彻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北京密集的优质高校资源,为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资源储备及良好的文化环境。

但是,高校服务文化中心建设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有待增强,高校服务文化中心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不广、延伸度不深,政府引导支持高校参与文化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突破。

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文化中心建设能力和水平,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增强高校与首都文化互动,强化高校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自觉性。高校要更加主动服务于北京文化建设总体战略,要准确把握高校和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使二者有机契合最终落实到北京“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战略任务中。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提升高校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建设能力。一是通过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来制定专业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高质量的学科专业为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作支撑。二是建设起创新文化高地,打造出原创北京文化品牌。高校拥有较高水平的文化创意师资及团队,可以以文创基地等形式积极参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高校科学研究的文化智库作用。

顺应时代需求,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支撑。一是提高高校文化资源服务社会的转化率。高校在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融合需要有“硬支撑”,针对现实中物理空间上高校文化资源的简单开放不足和不够,一方面,高校可依托现代互联网体系建立总分管制度,探索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机制;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公共设施使用率低下等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智库资源的“软支撑”作用,如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效运转。二是提供更多高水平的艺术普及教育。高校要加强艺术教育,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在小学的课程、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专业支持;按照社会所需、针对不同人群开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成人继续教育培训。三是大力推动高校文化下乡进社区,坚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一系列活动,以公益演出、文化讲座等方式开展高水平艺术普及,促进高校文化产品与基层社会文化服务的融入和创新。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高校参与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统筹发挥高校优势,健全高校文化资源融入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机制。市文化和旅游局携手市教委等党政部门,研究建立畅通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的新途径,更好发挥高校的文化活力和创意生命力。二是政府应做好高校和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整体设计和分类指导,进一步发挥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辐射作用,最大限度实现高校资源共享,建立高校与政府合作共建的首都公共文化供给模式。

(北京市第15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 刘岚)

 

相关热词搜索: 高校 服务 文化 中心

上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下一篇: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生态系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