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在留住乡愁记忆中延续历史文脉

李文兵    2019-01-16 15:55:06    光明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向前的不竭动力。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始祖,演绎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在中华民族走进新时代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留住乡愁,延续中华文化历史文脉,至关重要。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面临着发掘和延续的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乡村文化,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北京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针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京郊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发掘整理历史遗存和特色文化,为市民留下乡韵乡愁,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朝阳区按照全市部署,以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为抓手,大力发掘乡村文化建设,延续具有朝阳特色的历史文脉,传承朝阳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勇于创新的精神,其做法值得肯定。

留住乡愁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文化是历史的反映,历史是文化的积淀。延续历史文脉,我们责任重大。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会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在进一步细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求“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

2018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在全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提出,“要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颜值,更要重内涵。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传承好传统农耕文化,推动传统乡土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深度融合”。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传承乡村文化、延续文脉的极端重要性。

留住乡愁记忆,延续历史文脉,要挖掘和保护好乡村文化。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各乡党委深入挖掘整理乡村文化内涵,区文明办和区委农工委联合出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将乡情村史陈列室专项建设作为专项任务方案,在全区农村地区推进落实。在全市率先建设了南磨房乡、崔各庄乡、半壁店村、高井村等一批特色鲜明、颜值突出、内涵丰富的乡情村史陈列室。目前,全区立项并建成使用的乡情村史陈列室达到17个,其中乡级5个、村级12个。截至目前,17个展室面积之和突破1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展室面积590平方米。同时,在建及即将建设的还有7个。陈列的基本内容包括村史、村情、村貌、生产、生活、发展现状及规划;特色内容根据各村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如民俗文化、历史事件、典型人物等。一批代表历史发展变迁的“文物”入驻展馆,被成功地发掘和保护起来。

留住乡愁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教育功能。教育是传统的基础,延续历史文脉就要充分发挥好乡情村史馆的作用。朝阳区高碑店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用大段的篇幅展示了从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的“三有村”,不仅给高碑店村人带来了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成为朝阳区改革开放的生动教材和教育课堂。每一个陈列馆、每一个老物件都述说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成为展示地区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党员干部进行红色教育的基地,成为最贴近群众的教育阵地。

留住乡愁记忆,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要创新方式方法。在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和使用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陈列室内涵的挖掘问题、增强吸引力的问题、经费筹措及运维问题、传播手段问题等。如何破解,还需要不断创新。如作为“国际化生态艺术村落”的崔各庄乡何各庄村,在结合辖区浓郁的文艺、旅游和创意气息的同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在村东果园中选址,采用实景再现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还原过去生产生活场景,将陈列室与果园餐饮、休闲等服务形成互动,产生经济效益,使陈列室自身具有“造血”功能。在传播方法上,可以充分利用App和微信群等方法,加强传播,扩大影响,提高宣传教育效果。还可以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服务平台,利用媒体的宣传,结合当地民俗、传统节日等,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使乡情村史陈列室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为广大村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文化教育宣传服务,成为普通村民身边具有“现实价值”的历史文化传承基地、人文历史的宣传站、民俗风情的展示点,更好地为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美丽乡村服务。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文兵)

相关热词搜索: 留住乡愁 记忆 历史文脉

上一篇:以智慧城市 构建绿色城市
下一篇:杭州临安:“养老服务驿站”破解农村“养老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