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900多年前,被誉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便以崇清廉的家规治家。
暮色轻轻攀上浙江浦江郑宅镇东明村村口的青石牌坊。“江南第一家”,牌匾上明太祖朱元璋手书的几个大字,在晚霞的映衬中,更显古朴。2016年3月7日,名为《郑义门》的一部廉洁动漫片,登陆央视综合频道,上演家规里的经典故事。
从历史到当下
郑宅镇的入口,依次坐落着9座巍峨的牌坊,穿行其间,仿佛走过一条时空隧道,那些沉睡在历史暮霭中的往事,如一幅图卷,徐徐展开。
位于浦江郑宅镇的“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十五世,共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曾获得宋、元、明三朝帝王的7次题赠、6次旌表。
“郑家规矩”,正是蜚声江南的《郑氏规范》,它与9座牌坊一起,历经风雨。
《郑氏规范》,堪称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梁柱。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并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其168条规范涵盖家政管理、生产经营、冠婚丧祭等诸多方面,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
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其一大特色。家规中,有部分涉及廉政廉洁,如86、87、88三条,就是针对出仕当官的人规定的。它教育郑氏子孙,出仕当官必须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受贿。贪赃者将从家谱中除名,死后也不许入祠堂,这可谓是最严苛的条款。
凭借好学的风尚和孝义之名,900多年来,郑氏家族约有173人为官,明代出仕者更多达47人,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但无一人因贪墨而罢官。
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幹惩治贪官……祖辈清廉的美谈,已化为后辈律己的自觉。
600多岁的郑氏祠堂中,一口大钟至今尚存。往昔清晨,每当钟声响起,郑氏子弟便趋步鱼贯而入,诵读《郑氏规范》。尽管,家规中的部分条款已不再适用,但其中崇清廉、重孝义的理念,在当前仍具有现实意义。
从文字到动漫
2015年5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的创作人员应邀来到杭州,参加《郑义门》廉洁动漫片的候选编剧座谈会。
“原本带着出主意、敲边鼓心态而来”的创作人员,在听完有关介绍后,形成了若干想法和建议。
专程踏访“郑义门”建筑遗迹,听取郑氏后人讲述先人义举,研读金华风物志、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料,7月10日,创作人员终于如约完成《郑义门》廉洁动漫片的剧本初创。5天后,经专家组对样片的审看、评议,又确定了动漫片制作单位。
一夜夜奋笔疾书,一张张动画图纸,“郑义门”家训就这样从镌刻在祠堂正厅的木板上文字,变为动漫片里的生动故事。
当党员干部成为动漫片的主要受众,意味着对剧本的思想性、政治性提出更高要求。“剧本的取材,更侧重于强调清廉为官的家训,加入朱元璋、宋濂两位真实历史人物,并选用更深刻的说理方式。”这些调整都为避免动漫片落入低幼化的窠臼,也令作品更适于具备一定文化层次和人生阅历的观众。
动漫片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规律,把它与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结合,必须突破、创新。经修改、完善、提高后,《郑义门》廉洁动漫片,通过郑浩退还行贿者所送财物、菜品,郑泽取消新官上任当地献蟒习俗等12个故事,走上荧屏。
当以“修身齐家”为标志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化理念相结合,并运用在党员干部的教育中,将有助于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最终净化整个政治生态。
从家风到政风
郑宅镇中的东明书院,是当年郑氏子孙读书之所,名儒吴莱、宋濂、方孝孺等人都曾在此授经讲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中的开篇之语,曾无数次在此回响。
琅琅书声中的“修齐治平”,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同心圆结构。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设喻,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同心圆:以家庭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
隐藏在此之后的,是“家国同构”的思维逻辑:家庭是社会最基本单位,也是社会治理中最小的政治单元,因此治国须从治家开始。当“治家”成为个人德行与社会治理间最重要的桥梁纽带,“家规”的教化意义由此得到升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家规族规、乡规民约传承着中华文化的DNA。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规矩”和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也是党规党纪的重要源头。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也首次将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统计,从2015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中央纪检监察部网站共发布34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有21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62%,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
沉痛的教训,无尽的唏嘘,在呼唤着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正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我们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经典话语,并非死寂、刻板的教条,而是浸润了历史文化风骨和民族生命记忆的精神力量。
尽管旧家族的大门在苍茫历史中,缓缓关合,但先人身体力行近千年的家规家训,依旧流传。
他们记载着家族的演进,践行着以德齐家的愿景,而蕴含其中的廉洁因子,正回应时代需求,闪耀新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