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今肥西县)人,晚清名臣。1884年,刘铭传受命督办台湾军务,挫败了法军侵占台湾的企图,后于1885年至1891年担任台湾首任巡抚,对台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发展,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刘氏宗族原居江西,元明之际先祖刘赛为躲避陈友谅战乱,迁徙至合肥肥西大潜山下,到刘铭传一代已有400年之久。历经数百年沧桑,刘氏逐渐财衰势微,是当地一支默默无闻的普通宗族,但耕读的家风延续不断。刘铭传之父刘惠,幼年读过书,侍亲极孝,家有薄田,勤劳耕作,乐善好施。母亲周氏,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刘铭传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先辈精神熏陶。1884年初,他领衔第四次主修《刘氏宗谱》,在《续修宗谱序》中,将“务耕务读”作为主要家训,意在告诫后世子孙,永守先人耕读之道,以保家门昌盛。
1871年,刘铭传在乡休养期间,将老家刘老圩修整了一番。水圩的西侧有一座小岛,是读书的好去处,刘铭传便在岛上建了书屋。刘铭传晚年,每到天气晴暖之时,就让家人摇船送子弟们到岛上静心学习,自己则一边读着书,一边听着小岛上飘来的诵读声,直到太阳快落山,才将他们接回。
同在1871年,为了给家乡培养人才,刘铭传与张树声、周盛波、丁寿昌和唐定奎等人联合创办了“肥西书院”。左宗棠为书院题写了牌匾,李鸿章手书“聚星堂”匾额悬挂于书院大厅,所以肥西人多称之为“聚星堂书院”。肥西书院的建立对于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和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大有裨益。肥西书院于1927年改为聚星小学,1939年又改为肥西中学,是肥西县最早的中学。1952年,肥西中学迁入张老圩(张树声故居),该校址又恢复聚星小学至今。
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不仅对“务耕务读”的家训身体力行,还将读书育人的精神延伸到台湾的近代化教育建设之中。任台湾巡抚期间,刘铭传兼任“提督学政”,他从培养近代实用人才的目的出发,改革科举制度,促进台湾近代人才的转型。随着台湾近代化各项事业的全面展开,培养近代化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887年,刘铭传在台北设立了一座西学堂,以教授西方语言和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其教学方法也是西洋式的。1890年又扩大西学堂规模。在当时,西学堂可以称得上是台湾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
在如何对待台湾少数民族的问题上,刘铭传力主以招抚教育的积极措施取代清廷盲目“弃”“剿”的消极做法,开设番学堂,致力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到1889年,“全台生番一律归化”,刘铭传通过教育的手段消弭民族间的隔阂与仇杀,有效促进了台湾的民族融合,使台湾迈出了近代化的关键一步。
刘铭传为台湾做出了诸多贡献,临离开台湾时,他把自己的养廉银、朝廷因其战功颁赐的赏银和在台湾多年的积蓄,都捐给西学堂和番学堂,希望台湾的青少年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为台湾的长远发展培植人才。台湾当前有铭传小学和铭传中学,还有为纪念刘铭传而命名的高校台湾铭传大学,为台湾地区培养出大批人才。
作为刘铭传的玄孙女、“刘铭传两岸交流基金会”的发起人,刘学馥数年来一直为加强两岸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先祖的爱国精神是刘学馥从事这项事业的动力源泉。她说:“这个姓氏带给我的是责任和情感,这种感受在亲自看过台湾之后更加强烈。我应该秉承先祖的遗志,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