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在母亲身边,记忆深刻的是她出口成章的农谚。每逢身边琐事,母亲都能用一句简单的农谚予以概括和总结,其概括之精准,常令我们这些自以为能舞文弄墨的人也自叹不如。
一个初秋的早晨,母亲出门到生产队上工,她迈出门槛时,抬头看见朝霞漫天,回过头来便叮嘱姐姐,叫她今天不要把柴禾晒出来了。“早晨发霞,等水烧茶;晚上发霞,干死蛤蟆。”母亲边说边急匆匆地赶着上工去了。我和姐姐遵照母亲的交代,没有晒柴,并做好防雨的准备,果然到了九、十点钟时,大雨就“哗哗”地下了起来。
后来我问母亲怎么知道会下雨的,母亲说,做人一定要学会“进门观颜色,出门观天色”。出门观天色,就要做到“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做好“未曾上船,先防落水”的准备;出门办事或做客,开口说话要根据临场的气氛和主人心情,决定自己某些话当讲不当讲,什么时候讲合适,这也叫做人应把握的分寸。
夏夜纳凉,看见月亮四周起了一道光圈,母亲说“日晕子时雨,月晕子时风”。我问母亲,如果月亮周围没有光圈,又被云朦朦胧胧覆盖着呢?母亲说,“月亮长毛,细雨飘飘”,那多半会下小雨的。
儿时,为了鼓励我们多用功念书,母亲常叮嘱我们“早起三日当一工”。她说“走得路多,踩得草死”。强调我们书要多读,反复地读,才会记得牢。
为了教育我们走正路、做好人,母亲教育我们要懂得廉耻。她说“人无廉耻,百事可为”。另外,母亲还教育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她说“好鼓不用重锤打,明人不须多讲话”,要我们懂得自律和明理。
有时,我们在外与人说话言辞不当时,母亲回来就教导我们,说“会说话的想话说,不会说话的抢话说”。要我们学会尊重人,首先要学会倾听。母亲说,人家讲话时,要先听,待到人家把话说完了,自己有补充时,再有条理地说出来。
我们长大成家后,有时夫妻之间发生争吵,母亲不管我们做儿子的对还是不对,总是先批评我们的不是。她说“好话说得千千万,一句恶话恼人心”。劝我们以后碰到夫妻矛盾,要两个人好言好语,好好商量,要相互懂得惜缘。接着又劝导我们,凡事要“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想他人”,不能只念自己的一本经,应该站在双方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
在处理邻里关系上,母亲说“住的邻里好,犹如捡个宝”,“远亲不如近邻,远水救不了近火”。看待家中关系时,母亲说“家和万事兴”“家不和,邻也欺”。强调一个家庭要团结、和气,不然,就连邻居都会瞧不起你的。在处理事件上,母亲说“好不好,问三老”。老人家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咨询老人既是处事之方,也是尊重老人的做人之道。
当然,母亲还有很多的口头农谚,有一些是我至今都还不能理解的,譬如母亲说“食在口中人不知,身上无衣人自欺”等。也许是我的理解能力还不够,但母亲口中大多数的农谚,无疑都是祖祖辈辈们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项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