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秘书长,主编《家书抵万金》《抗战家书》《红色家书》《廉政家书》等多部著作,发表各类家书研究文章一百余篇。 |
编者按: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古物的场所,亦是我们思考现实与未来的灵感来源。
近年来,家书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家书曾是亿万中国人表达亲情的方式,而如今面对通讯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家书文化无可避免地开始了转型,手写家书的收藏与研究渐成风气。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家书博物馆,近期本报记者采访了该博物馆负责人,从其言谈话语中,或许我们能了解博物馆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未来。
中国最早的家书实物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记者: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家书的,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家书是什么?
张丁:中国人写家书的历史很悠久,应该是从家庭产生就开始了。家书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工具,人类有了家庭,有了固定的居所,就开始产生了家书。不过早期的家书并不是文字写成的,可能是口信、符号、图画、声音、烟火等,后来人们发明了文字,家书开始用文字书写了,一直发展到各种音视频组成的电子信。这就是家书的发展史,可以说经历了符号信→图画信→文字信→电子信这几个阶段。我们现在就处于文字信向电子信过渡的阶段。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城西郊睡虎地4号墓出土木牍两件,两面均墨书秦隶,内容为从军出征的士卒黑夫、惊兄弟俩写给家里的信,信中向家人叙述从军征战情况,并向母亲索要衣物和钱。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家书,也是最早的实物书信,在书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行文风格上看,这两封书信已具有称呼、正文、祝颂语、落款、时间等一封完整家书的基本架构。据考证,这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因此,至迟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出现较为成熟的家书传递现象。那时,受竹简、木牍、缣帛等书写材料和传递条件的限制,家书并未普及。
家书文化不会消亡,将会以一种新形态存在
记者:我们今天提到家书的时候,一定首先想到的是纸和笔写就的家书,这也是今天家书收藏的主体,不过随着通信的发达,现在用纸和笔写家书的人大为减少,有人感叹家书这种文化在萎缩、流失,您如何看?
张丁:确实,家书文化正在萎缩。严谨一点说,是传统家书正在急剧萎缩,甚至消亡。也就是这二三十年的时间,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新的通信方式轮番登场,快速发展,传统家书文化已经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现在已经从书信时代进入了微信时代,虽然都有一个“信”字,但是内涵已经大不相同。这种变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无法阻挡。但是,我们要看到基于信息技术所产生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语音、视频等新的通信方式等于是家书的新形态,它们的功能与传统家书一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家书文化不会消亡,它会以一种新形态存在。
问题是人们在这种快速的转变中感到怅然若失,人人一部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似更加便捷,实际上是疏远了,往常的见面交流变成了一句短语、一条语音,甚至是一个符号,稍纵即逝,那种掏心掏肺的感情交流没有了,亲情何在?友情何在?
面对快速发展中的普遍焦虑,传统文化能做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给了我们答案,中央也发出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在传统文化的诸多门类中,家书无疑是颇具特色的一类。因为家书从表面上看是信息沟通的载体,实际上还是情感的传输通道,是可以进行深度交流的广阔空间,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强有力纽带。家书文化还是伦理道德和传统美德的活化石,与近些年广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事关家教家风,具有经世致用的时代价值。
与此同时,通信方式的变革也给我们抢救遗产、挽留传统提供了机遇。谁承想,传统家书绵延了数千年,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戛然而止,不幸耶?幸耶?我们有幸赶上这个大变化的时代,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因此在国家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抢救家书”的倡议。我们有幸参与其中,担任传统的接续者、历史的连接者,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收藏普通人的家书,保留一份温暖的记忆
记者:我们刚刚提到了家书收藏,我很好奇当时是什么机缘促使您投入到家书收藏与研究中的呢?能介绍一下国内家书收藏的情况吗?
张丁:家书收藏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名人家书,另一块是普通人的家书。前者的收藏历史非常悠久,后者则长期没有受到关注,不仅信札收藏者没有把它当回事,就连家书作者和保存者也普遍没把自己的家书当回事。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原因在于一场抢救民间家书的文化项目,这个项目也是我与家书收藏结缘的开始,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2004年12月,我无意中听到一则新闻,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发起了抢救美军士兵家书的“遗产行动”,征集到数万封家书,他从中选出两百封,编写了一本《美军战争家书》,非常畅销。这条新闻深深触动了我。我国也有家书,而且家书文化底蕴深厚,可否也像他一样征集家书呢?当晚我就写下了《关于征集中国民间家书的设想》,在征求几位文化圈好友的意见后,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经过一系列筹划,2005年4月,抢救民间家书行动启动了。寒暑交替,春去冬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当年的项目组已经变成了家书博物馆,普通人的家书也开始受到收藏者的青睐。当然,我一直坚守在抢救家书的岗位上。
说起国内的家书收藏,可以分为公藏和私藏两大系统。公藏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像中央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都是名人家书的收藏重镇。当然公藏系统也收藏民间家书,我们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有五万多封,复旦大学有四十多万封。私藏方面,据我了解,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山东等地的收藏家手里收藏家书很多,名人家书、普通人家书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福建两省的档案馆、图书馆以及私人收藏家收藏了很多华侨家书,也就是“侨批”,是海外华侨寄回的带有汇款功能的家书,2013年6月闽粤侨批入选了世界记忆遗产,大大推动了华侨家书的收藏,有几位收藏家还创办了关于侨批的档案馆、博物馆。现在看来,不论是名人家书,还是普通人的家书,都进入了收藏的范围,也就是说都受到了保护,不再被人为焚毁,这是我乐于看到的。
记者:贵馆收藏的家书中,有相当数量是他人捐赠的。这其中有没有让您感动的故事?
张丁:我们家书博物馆与别的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藏品的来源,我们的藏品绝大多数都是海内外的朋友无偿捐赠的,购买的极少。十几年来,先后有两千多位朋友捐赠了家书,以中老年人居多,其中有二十多位捐赠者已经去世。每每想起他们,我的内心就不能平静。正是这些人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的馆藏,才有了我们赖以研究的对象,才有了那些令人动容的家书故事。
我说一个故事,2006年有一位叫张焕光的老人与老伴陈素秋从报纸上看到我们征集家书的消息,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说家里保存了1700多封书信,都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信,是他们两人互通的情书,问我们是否感兴趣?我一听,这是一个富矿啊!于是就到他们家里拜访,看到了已经装订成册的书信,两个人的书信分别按照年代排序,信纸大小不一,都加了封皮,然后用线缝起来,装订了61册,令人惊叹!这些书信最早的写于1941年,当时两个人刚上初二,虽在同一所学校,也开始通信了,认认真真,一来一回,有的通篇是英文,因为当时他们正在学习英文,就尝试着用英文写信。后来两人分处两地,书信也写得越来越长,情感的表达也愈加醇厚,现在读来,感觉很有现场感,就像一篇篇记录生活的散文。当然,信里除了记录了两人的私人生活,也有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记载。我印象最深的是广州和桂林解放前后的书信,当时陈素秋在广州,张焕光在桂林,二人鸿雁传书,对于解放军进城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真的是惊心动魄。
当时两位老人就决定把这些情书全部无偿捐赠给我们,这可是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宝贝啊!接受捐赠后,我们在博物馆里设专柜长期展出,并创造机会进行外展,想让当年两位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使今人受益。有的出版单位闻讯找到我们,试图出版他们的情书,于是我请老人亲自动手进行了编选,从一百多万字中精选出二三十万字,先后有两家出版社的编辑审读了书稿,觉得不错,但因整理难度太大而搁浅。可惜的是,张焕光老人没能看到此书出版,2012年不幸去世,而书稿仍然躺在我们的书柜里。我也非常内疚,至今没能帮助老人完成心愿。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在这方面,我们能从家书尤其是红色家书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张丁:是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强调家风和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这就把家书与家风家教联系起来了。
家风是在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形成的具有道德约束的行为规范。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较长的时间延续,传承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家风的传承过程中,家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而家书与家训、家谱、家约、家礼、家规等环环相扣,互为补充,为家风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在我们所收集到的民间家书中,有许多与家风相关的故事,可以举一个例子。
无锡科普作家王巨榛喜欢家书和日记。1998年11月9日,王巨榛听说家在温州的大姐得病住院,连夜从保存的90本日记中浏览、摘抄,写了第一封明信片,次日寄给大姐。三个多月如一日,王巨榛每天给病中住院的大姐写一封家书明信片,介绍新闻时事,回忆家庭往事,展示浓浓亲情。大姐当时病得无法起身,就托人代读弟弟的来信,每天面对印着美丽风景的来信,沉浸在温暖的手足亲情中。王巨榛说,记日记和写信已成为他的家风,“翻阅这些家书和日记,种种父母恩情、手足亲情历历在目,激起我阵阵心潮。”全家几代人“上爱下敬,左右相亲,雁行有序,十分和睦”。
家书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家训是亲人之间的谆谆告诫,家风是一个人生活成长最有力的熔炉,采用家书的方式,行使家训的目的,在美好家风中熏陶出来的价值观,一定是积极的、向上的。
在中国家书宝库中,有一类是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烈士和先进共产党人的“红色家书”,这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一笔重要的精神遗产。这些红色家书曾经教育、引导了一代又一代人,使他们满怀理想和追求,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读了这些家书,才知道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才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本报记者 易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