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霞浦县调研工业时,曾点名要看清代李拔编撰的《福宁府志》。李拔是何许人也?
当簪教子
四川犍为文庙旁有条街叫“文林街”,取“文人如林”之意,乃因这条街出了一代循吏李拔及他的优秀后人而得名。李拔(1713年—1775年)出生于穷困的塾师世家,祖父李公鼎、父李汝璋均为乡间的教书先生,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清苦。李拔回忆幼年时的情景,父亲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家庭,便把他们兄弟托付给母亲教导。母亲周氏是塾师之女,识文断字,周氏忙于家务外,更督促李拔读书不辍。
周氏教子:“志养千口,力养一身。谓人当立志也,而力亦不可少。”周氏以为,君子立志要立大志,要以许许多多人的福祉为念,而当这样的大志尚未实现,还在蓄积能量的阶段时,就要想办法先养活自己,靠自己的勤劳节俭求生存求发展,不应有做体力活可耻的错误念头。
李拔十五岁时,母亲周氏忧心忡忡,孩子聪明勤奋,颇有天赋,却苦于家境贫寒,无法为其聘请名师。内心的煎熬让她夜不能寐。经过再三思索,她想到“无师当取益友”,于是决定典当自己头上的簪子,用换来的钱招待儿子的学友,从中挑选优秀者与儿子一起学习。
雍正七年(1731年),李拔考中秀才,父亲李汝璋教导说:“为学如登山,徙峨眉之巅则视下矣。倘一徙而止,犹未登耳。”李拔因此取号“峨峰”自勉。
乾隆十六年(1751年),李拔经历了几次落第后,终于考中进士,第二年补长阳县令。初任县令时,李拔接父母到长阳玩,吩咐仆人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替父母接风。母亲周氏见满桌的饭菜只有他们四个人吃,脸上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把李拔叫到旁边,低声训斥说:“刚当官,就忘了当初砍柴放牛的苦日子吗?”李拔连忙低头认错。从此李拔无论到哪为官,都是一饭一菜一汤,除祭祀宴请宾客外,从来没有违背过。父母的谆谆教诲,让他终身受益。
务实为民
乾隆十八年(1753年),李拔赴湖北汉阳就任途中,有人想花钱买官,带五百两银子在半路等候。李拔问明来意后说:“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物何至于我哉!我费即缺,岂受此暮夜金。汝速持归,稍迟,且拿究矣。”听闻要追究他的行贿罪,此人怏怏而归。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李拔从湖北汉阳府同知擢升福宁知府,他在福宁治城垣、修水利、劝农桑、兴教化,做了许多有益百姓的事。宁德、福鼎、福安、霞浦四个县的城池修建需银八百二十余两,他带头先捐二百两,发动部属捐六百余两,并亲率僚属沿护城壕栽种松柳。当李拔从福宁调任福州知府时,福宁百姓不让他走,而福州百姓又抢着要,一度流传“两郡争守”的佳话。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月,李拔从福宁调任福州,以治理福宁的成功经验治理福州。李拔见当地荒山特别多,就命各县令教民种树。但他发现各县对种树令执行不一,有的官员认为种树见效慢,李拔认为这是他们不知种树之法,为此专门作了《种树说》加以劝导。李拔还把四川种桑养蚕技术带到当地,指导当地百姓种养,当年就见成效。李拔在福州为榕荫堂作跋时,曾以榕树类比做官,说“榕为大木,犹荫十亩”,为官者“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他在福州之作为恰可印证他的这一思想。
父行子效
李拔发现,随着生活的富裕,家族中满足于小富即安的人多了,怀有远大志向的人少了。对此他深感担忧,写下《示儿诗》等告诫激励儿孙,并强调读书要以明白事理、树立志向、亲身实践为首要。如果只是为应试而读书,那是没有志向、没有目标的,往往应试完了,就丢了、忘了,最后一无所得。自李拔开始,犍为李氏一脉秉承心忧天下的家风,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优秀后辈。
在李拔的言传身教下,长子李元模三十五岁中进士,与李拔并称“父子进士”。李元模承父遗志,参与《犍为县志》的编撰,出任印清书院的第一任山长,把毕生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李元模一生清贫,桃李满天下,教子亦有方,二子李锦源、四子李宗濂先后中进士,出仕为官,造福一方百姓。
道光五年(1825年),李锦源在湖北竹溪知县任内,修城墙、筑河堤、设义渡、捐资庙会,又修县志、建兴贤庄以助学,多所成就,享誉一方。李宗濂中进士后,累官至道员,清贫自守,体恤民间疾苦,亦能恪守家风。
犍为李氏家风家训一代又一代传承,使其后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没有迷失方向。时至今日,李拔及其家风家训在四川当地仍有影响,犍为文林街李氏后人散落各地,有的经商,有的从教,有的务农,他们当谨记自己有一位杰出的先辈——李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