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沈钧儒:妻贤子慧 乐道安贫

李在全    2019-04-09 11:26:00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63年元旦,周恩来总理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宴会上称赞道:“沈老是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他曾经为民主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到老。”这里所言的沈老,即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法学教育家沈钧儒。

沈钧儒之所以能成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为“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奋斗到老”,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沈家良好的家风熏陶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

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士大夫家庭里。祖父沈玮宝,廪贡生,官至苏州府知府。在沈钧儒4岁时,祖父去世,但祖父为官为人的正直不阿、秉性孤傲、清贫自守在家中流传下来,对幼年沈钧儒多有影响。与祖父相比,祖母的影响更大。祖母唐如也出身士大夫之家,她心地善良,关心穷人疾苦,时时帮助穷人,甚至典当衣物接济穷人。祖母的行为,深深感染着青年沈钧儒。他忆述:“祖母的一切深深感动了我,我从此感到,这世界上苦人这样多,我们应该给他们帮助,不要只顾自己享受”。沈钧儒坦言:“我的思想转变,是来源于我的祖母”。

除了祖父、祖母,父亲沈翰、母亲潘德琬的言传身教对沈钧儒的影响也很大。从父亲那里,沈钧儒学到了儒家仁民爱物的传统教育。在他们家中堂挂着这样一幅楹联:清风故人品,初日少年文。沈钧儒后来回忆说:“幼年时代,父亲所给予我的家庭教育,影响也异常之大。综计父亲所教育我们的,第一是和平;其次是清洁整齐和习惯;此外,父亲更教育我们要爱惜物力。”母亲潘德琬,虽未上过学堂,但读过不少书,能诗善文。不难想象,在这样的家风中,沈钧儒从小接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济世救民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修养。

值得一说的是,沈钧儒家中的贤内助——沈夫人张象徵,字孟婵,是江苏吴县名士张廷骧的长女,自幼聪颖好学,识字有文化,温和善良。婚后,沈钧儒在外奔走,她虽为丈夫的安全提心吊胆,但仍积极支持,在家中料理家务,抚养子女。夫妻二人,相敬互爱,同甘共苦,感情深笃。

综观沈钧儒一生,“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清廉正直,乐于助人,重视家庭,爱护子女,对后辈循循善诱,是青年的良师益友。中国近代文化人物、《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言:沈钧儒“家庭妻贤子慧,乐道安贫,一门之内,其乐融融。”沈钧儒虽未留下明确的家风家训条文,但张季鸾所言“妻贤子慧、乐道安贫”,大致体现了沈氏的家风家训。无疑,这是值得继承的一份精神遗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沈钧儒 妻贤 乐道 安贫

上一篇:在清明景和中传承好家风
下一篇:好家风见证“最美的驻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