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在某部门工作,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活儿多,写材料、搞会务、抓落实……上班时总也完不成,晚上加班成了常事,一周内难得回家吃一次晚饭,家里人意见很大。回家吃晚饭,原本是生活中的常事,如今变成了奢望。
为什么加班?一是一些单位管理不科学。统筹上,缺乏“田忌赛马”式的运筹帷幄;单位体制上,缺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体制;机制上,缺少轮换竞争制度安排,有些干事者没有机会;再就是一些单位缺少法治意识,不重视员工休息权。“缓活”急干、反复干,下班召开会议、布置任务和加班完成任务。于是,不合理的工作节奏造成不必要的加班。
如何不加班?从单位层面来说: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用人所长,天下无人不可,用人所短,天下无人可用”。好钢用在刀刃上,又何谈加班的概念?
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只有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才能增强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职工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职工在工作中出了差错,作为单位的负责同志不能一出问题就让下属“背黑锅”。“为担当者担当”,不能说在嘴上,实际上却一推三六九。再者,评先争优时,如果主要负责同志与“民”争利,如何才能调动大家的力量?工作没有向心力、凝聚力,“心不在焉”的思维下效率何时才能提高?难道不是加班“敷衍”工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破解加班“魔咒”,从个人层面上来说:干部要提升能力,“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只有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再就是明确目标。每日为自己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做一个工作列表,把每日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按照轻重缓急排列,另外相似的工作最好排在一起,便于集中思考,工作条分缕析、思维严谨缜密。所谓的“加班”大部分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会“弹钢琴”,如果有了科学的计划就会有条理、高效率。
笔者深有感触的还有一点,就是在工作中集中精力。“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工作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会善于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是做好这件事。
我想,如果做到了这几点,回家吃晚饭或许就不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