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的一片仿古建筑群最近引起舆论关注,当地政府历时4年、耗资22亿元打造的仿古建筑群被戏称为“独山版紫禁城”。据介绍,该仿古建筑群是独山县开发的系列旅游产品之一,希望借此重现当地汉代“毋敛古国”的独特文化,全面复兴独山县。
22亿元绝非小数目。拿22亿元投资仿古建筑,势必挤占当地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而且,在县城中用4.4平方公里土地凭空建造古城,也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至少可以肯定,项目上马前没有经过有关专家论证、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否则不至于最后被当地人群嘲山寨。事到如今,独山县政府至少可以将该项目涉及的每一笔支出公示,用公开透明的账目消解公众关于“22亿元都去哪了”的疑惑。
毋敛是古夜郎国的郡制县,后更名为牂牁、独山,因地处偏远,其文化习俗与中原地区存在差异。然而从照片来看,独山县的仿古建筑造型与全国遍地开花的仿古建筑别无二致,说是山寨“紫禁城”并不为过。游客要了解的是当地特色文化,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群只会让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但理应先对自身特色资源加以挖掘利用。以独山县为例,当地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山清水秀,本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完善,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当地政府却耗巨资凭空大兴土木,挥霍纳税人的钱搞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旅游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另说,经济无疑先被折腾了一通。这样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倒像是现代版“夜郎自大”——骄傲无知,又肤浅自负。
独山县并非个例,近些年来,各地盲目打造仿古建筑已成为一种时尚,更有甚者拆掉旧址再建仿旧建筑。实践证明,为了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并不会为政绩增光添彩,收到的只会是质疑和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