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敬畏事实,等待李心草之死迷雾散开

秦川    2019-10-16 10:39:56    人民网

“坚持实事求是、一查到底”“一定公正执法、查清真相”。昆明警方的一纸通报,让沸腾的舆论稍微平静了些。从提级成立专案组,到检察机关介入监督,再到倒查盘龙分局前期工作,在多方合力推动下,相信李心草事件终会水落石出。

李心草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热议,与诸多因素有关。女大学生、孤女寡母、酒吧、溺亡等词汇叠加一起,极易产生“化学反应”被聚焦。李心草母亲“浸透血泪”的控诉文让人心生同情,再加上舆论场中存在一些复杂的情绪积累,导致事件不断发酵。

毋庸赘言,李心草事件已演变为舆论场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李心草的家人在盯着,公众在盯着,监管部门同样在盯着。置身于全方位的监督下,特别是孙小果事件导致的舆论危机余波未平之时,昆明警方经过严谨细致的调查,发布实事求是的真相,既有足够的外在压力,也有充足的内在动力。我们期待案件真相的到来。

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舆论和事实不断较量博弈的后真相时代。每逢公共事件出现都会引发公众关心,关心事件中的当事人,尤其是关注弱势的一方。这种关心是建立在本能基础之上的,或出于朴素的正义感、同理心,或是为了追求真相、满足知情权。这样的公共参与,恰恰是彰显舆论力量、加强舆论监督的动力源泉,值得肯定。

但同时应该警惕的是,在这种公共参与中,不能情绪化,不能想当然地臆测。有人曾感叹,后真相时代,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这有极大的概率让我们与真相擦肩而过。面对那些与自己直觉相左的官方通报,可以有质疑,但更应理性看待。一味依靠直觉、相信直觉,甚至让情绪在“捕风捉影”中蔓延,不仅有悖于关注事件的初衷,更不利于推动事件的进展与解决。

当然,这也一再提醒相关部门,任何一起事件都可能在舆论场中发酵,都可能引发沸反盈天的“轰动”。越是如此,越需谨慎对待,越需敬畏事实。

人人都渴望真相,有质疑很正常,有问号能理解,真相来自何处?来自用事实说话的调查;拿什么将问号拉直?得用权威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希望,每一次热点事件,都能成为一节提升社会群体理性的公开课,而不是一场情绪宣泄的狂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靠深化改革护航减税降费
下一篇:中国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