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戒烟”“无害蒸汽”“没有二手烟”……近年来,被商家宣扬为“戒烟神器”的电子烟广受追捧,成为烟民新宠,也成为资本趋之若鹜的新风口。
为什么电子烟能成为创业风口?首先是国内旺盛的需求。有的烟民需要戒烟,有的需要烟替,于是电子烟打着“辅助戒烟”“替代吸烟”等旗号全面推广。其次是国外市场的示范效应。近年来电子烟产业在欧美国家发展较为成熟,巨大利润吸引了国内投资者的目光。此外还有电子烟亚文化群体的推动,在青少年人群中,电子烟呈现出日渐流行的态势。
电子烟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害?人民网近期对国内外电子烟市场所做的深入调查发现,电子烟烟液中添加了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对人体健康一样有风险。在电子烟烟液或二手烟中检出的镍、铬等重金属含量,甚至比卷烟产生的二手烟中还要高。目前来看,多数研究者的结论是电子烟对人体有害。即使支持电子烟的研究者,也只是强调电子烟相比卷烟危害低得多。但究竟低多少?并没有明确说法。
当前,国内电子烟市场鱼龙混杂,虚假宣传、夸大健康效用的问题有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有之;违法向青少年群体推广电子烟的行为有之。诸多乱象,表明电子烟产业亟需规范。
明确危害程度是当务之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明确指出,宣称“电子烟的危害相比卷烟要低”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目前仍没有确切证据来量化电子烟风险水平。现在电子烟鉴定政出多门,人言人异。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办公,组织一批第三方的、权威的专家学者进行电子烟鉴定,对各种电子烟的烟雾成分进行彻底分析,对其危害程度给出明确说法。
确定监管部门最为迫切。电子烟涉及的归口部门包括了工信、工商、质检、卫生、公安、海关、商务等。除了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已经明确划归烟草专卖品的管理范围外,主流产品雾化型电子烟的监管暂时还不明确。在国家层面制定和出台系列管制保障措施,是当前重要课题。
规范行业标准时不我待。目前我国电子烟管理主要以地方性法规和行业团体标准为主,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权威的规范,从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包装宣传、销售使用一直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每个环节都要有标准、有管理,实现优胜劣汰的效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的报告,在全球195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在30个国家中受到禁止,在65个国家中受到管制。他山之石,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电子烟产业被视为“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很多企业都想趁着没有规范管理的空档期,盲目扩张、大干快上。但是须知,电子烟也是烟,事关人民健康,必须严格监管。“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企业发展的小道理要服从公共利益的大道理。
烟草的危害,是人类付出过巨大代价后才认识到的,目前关于控烟已基本上没有争议。走过的弯路、付出的代价不应再重复,对电子烟的监管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不久前,国家卫健委表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计划通过立法的方式监管电子烟,让公众看到了将电子烟监管纳入国家立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