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劳动者想跳槽,谁也无权“告密”

何勇海    2019-06-05 10:54:09    齐鲁晚报

  “我确实想跳槽,但还没考虑清楚,只是更新了简历,现在老板都知道了,我真是‘骑虎难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近日,在北京一家语言培训学校工作的李先生无奈道。更新简历却被“告密”,李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那么是谁在“告密”?记者了解到,是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功能让用人单位掌握了员工动向。第三方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获取其员工数据后,借助数据分析为企业生成员工流失报告,企业只需支付一定费用就能享有这项服务。(6月4日《工人日报》)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不少领域,人才流失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重要人才流失也是重大资源流失。因此,不少企业都有人力资源的开发紧迫感与管理危机感,掌握员工的跳槽动向,就成为一种刚性的管理需求。然而,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人才流失预警”服务来掌握员工的跳槽动向,却是大大的不可取,甚至是违法的。

  一方面,提供“人员异动早知道”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其实是打着“预警”旗号侵犯广大员工的隐私,并以此牟利。它们为企业减少人才流失风险,据说是通过“大数据智能化监控”来实现的,然而有业内人士介绍,那些跳槽信息,是它们利用“爬虫技术”从各大招聘网站扒过来的,也可能是各大招聘网站将求职者的简历信息卖给了它们。这两种手段,都是非法获取他人的隐私数据,并用于牟利。在相关监管政策正日益趋严的情况下,员工的跳槽隐私成为第三方平台变现的法器,这同样是不能容许的。

  另一方面,“人才流失预警”服务是对员工跳槽权利的侵犯,会给劳动者的发展甚至生存造成困难。根据劳动法等的规定,劳动者享有自由择业的权利,这一权利是劳动者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法律体现。而第三方平台打着“预警”旗号,向用人单位“告密”有员工打算跳槽,有可能导致劳动者跳槽受阻,也有可能被辞退或降薪。现实中,就有跳槽员工还没找到新工作时,就丢了手中饭碗,陷入职场和生活的双重被动。

  此外,对用人单位来说,借助非法获取数据的手段来监视员工,也有失商业道德与企业伦理。降低人才流失风险,当然是应该的,但绝对不应采取“无间道”的方式,让员工成为被监视的对象。用人单位最应该做的是,对员工保留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平时多掌握员工近况,多留意其行为状态,及时和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困难。就像马云说的,员工离职无非就两个原因:钱没给到位,或者心里委屈了。购买“预警”服务就算留住了人也留不住心,铁了心想走的人,留也留不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守信者受益对失信者必惩
下一篇:高考不应有“高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