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如胡杨般绽放绿意

李洪兴    2019-06-05 10:40:34    人民日报

  【人物】“种树老人”班都

  【故事】82岁的蒙古族牧人班都,常年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嘎查。这里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气候干旱,环境恶劣,老人是方圆20多公里内的唯一住户。20世纪70年代,流经他家附近的河道断流,胡杨枯萎。几十年来,他先后挖了10多口水井,取水灌溉,就是为了守护这些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胡杨。如今,因为常年坚持,以及当地的支持,断流几十年的河道又见来水,这片土地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点评】

  “有谁能如此顽强,耐旱、耐寒、耐盐碱,抗风、抗沙、抗祸殃,根深十米汲取营养,雨后三年枝发叶长,即使旱死二十余载,遇水又有新芽绽放。”人们熟知的《胡杨礼赞》一文中的这段话,既描述了胡杨树的植物特性,也诠释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树有根,人有神,与胡杨林相伴数十年的班都老人,就有一种如胡杨生长一般的顽强精神。

  人留下来,沙才能退,树才能活。班都老人始终认为,“留在这里,这里的胡杨需要我”。的确,那片土地需要耕耘它、改善它、绿化它的人,胡杨树也需要栽种它、培育它、呵护它的人。班都老人把心留在了大漠,一点点地找有水的地方种树,一口口地挖有水的井。为了改变缺水的状况,他不惜卖掉8头牛和3匹骆驼,花了8万多元疏通河道。一个人的精神多顽强,行动就会多有力。现在,越来越多原本干枯的胡杨树吐出了新叶。

  顽强抗沙,坚持植树,为大地覆盖上绿装,班都老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在50多年时间里,让荒原变林海,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景象彻底改变。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甘肃八步沙林场的三代职工,以郭朝明等“六老汉”为代表,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更有无数人通过社交平台等互联网工具,参与公益植树活动,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为祖国添绿。可以说,治沙绿化需要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也需要顽强精神、坚韧意志,更离不开全民参与。从老一辈到新一代,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绿色发展做贡献,就像班都老人的儿女,从曾经反对到现在支持,植绿成了全家坚守的梦想。

  “我老了,但老地方不能老,胡杨不能老。”班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胡杨林生长的地方也在重新焕发青春。正如《胡杨礼赞》中所赞颂的,“在寸草不生的戈壁尽头,胡杨林高挺着永不弯曲的脊梁”,只要精神在、意志在、作为在,绿色就能一直生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持效果导向 达到预期目标
下一篇:家校社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