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少年的你》上映,该片以高考前夕为背景,讲述了中学女生陈念遭遇校园欺凌,被一名“小混混”小北暗中保护,两个缺少关爱的人互相抱团取暖的故事。舆论普遍认为,影片将校园欺凌这一“灰色”话题再次带入公众视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防治校园欺凌,呵护“少年的你”,也成为各方思考的话题。
直面校园欺凌
《少年的你》上映后,在各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均出现了“现象级”的刷屏,引发舆论对校园欺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获得多方积极评价。
首先,数据给出了最直观的市场反应。票房方面,《少年的你》上映首日破2亿元;截至10月31日,突破8亿元,居同期院线电影首位。
在新浪微博的数据表现方面,《少年的你》引发热烈讨论,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截至10月31日,微博话题#少年的你#阅读量达37.1亿次,讨论量达219.3万次;#电影少年的你#阅读量达49.8亿次,讨论量达5944.7万次;#少年的你影评#阅读量达3.9亿次,讨论量达13.5万次。
截至10月31日,在豆瓣网电影页面,该片获得8.4分的评分,共有35.7278万人参与评价;在猫眼电影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评分9.5分,共有100.3万人参与评分。
其次,电影获得主流媒体关注与点赞,形成二次传播。@人民日报发文称,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园欺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相比剧情,现实更残酷。校园角落里的暴力,可谓不少人的童年噩梦,甚至是一生难走出的牢笼。小孩子无知无畏,社会不能听之任之。“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少年意气固然可贵,面对校园欺凌,更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切实有力的行动。
新华社评论栏目“辛识平”发表评论文章《让“少年的你”远离校园欺凌》指出,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不少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在一些学校,欺凌现象可能被当作正常打闹而不被重视,都在无形中助长了校园“霸王”的气焰,加大了治理的难度。也正因如此,影片中女主角那句“谁能帮我”的痛切反问,才会格外触动人心、发人深省。
“听主创说”
在电影宣传期,电影主创团队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对这一次的集体创作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有社会学专业背景的导演曾国祥表示,在看完故事原本后很感动,认为校园欺凌的主题非常值得关注,就决定要将它搬上银幕。他特别心疼故事里边的少年,希望电影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反思,“尽管生活里会遇到一些困境,只要我们能有希望,总会有人站出来帮助你,带你走出困境”。
当谈及这部影片的现实社会意义时,曾国祥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影响到一部分人,让他们多一些反思,哪怕是平常做的事多一分审视,这就是电影人能做到的一点有益的贡献。”
还有一些报道称,《少年的你》是意想不到的火。监制许月珍并不这样认为,表示在片子剪好以后,导演组非常忐忑,但是在做看片会和不同年龄观众调查时,发现观众的反响非常热烈,观影现场的很多年轻人动情流泪,“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电影能成”。该片与以往的“青春片”构架不同,“电影不只是呈现青春,而是以一种更独特的视角去讨论青春在社会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许月珍说。
同时,据电影制片人翟理介绍,主创团队也注重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发展机遇,布局影片在海外发行上映。10月30日,电影《少年的你》发布了北美版预告片,并宣布将于11月8日开始在北美地区和英国上映。
舆情观察
校园欺凌其实并不是新话题,它不是中国校园独有的现象,而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治理环节。《少年的你》电影的上映,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舆论反响,引发观众的共鸣,一定程度反映出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性。通过梳理网络舆情和相关报道发现,由该电影引发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值得关注:
——依法治理校园欺凌刻不容缓。新华社报道称,校园欺凌之所以出现,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规范不健全、惩戒机制震慑力不够的原因,也有缺乏引导、防范不力、管理失当等原因。让孩子们远离欺凌的困扰,不仅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从《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到《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都是在向校园欺凌行为“亮剑”,旨在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舆论认为,在电影片尾,通过演员自述和字幕结合的方式,将我国近年来各个部门在校园欺凌方面做出的努力逐一展现,既是对我国在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一种对被欺凌者的坚强保护和对欺凌行为的警示,更是一种对未来不断完善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法制体系的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等。这次提请审议的修订草案将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等问题。舆论高度肯定这次修法工作,期待以此为契机,让校园欺凌和无视冷漠从少年的青春中消失,让法律法规真正成为保护青少年的武器。
——学校防护和专业疏导工作亟待加强。《新京报》评论认为,当遭受欺凌时,解决的方案无外乎,同学之间调解、忍让、报复,出动家长、上报学校处理甚至严重者诉诸司法。而在这些所有的可能路径与发生环节中,学校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保护学生最重要的一层保障。因此,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学校首先要加强防护意识。在校园之中,设立相关的机制、机构进行防治,对学生、老师遇到此类现象,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应当加以宣传和教育。此外,增加专业人员进行防护,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进而调解处理纠纷,也是必要之举。目前,在中学校园之中,心理疏导这一环节尤为缺失。
舆论普遍认为,学校的社会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教课老师和班主任,还需要更专业的社会工作师加入到教育工作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费佳认为,可以借鉴国外中小学、高校治理校园欺凌的经验,驻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从家庭关系、人际关系、艺术实践、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和帮助。
目前,各地驻校社会工作师人才缺口较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流于表面和形式,部分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是由非专业的行政教师担任,学生的朋辈关系、师生关系、精神压力没有较好的疏导方式,这都可能导致校园欺凌现场的发生。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好的保护伞。澎湃新闻发文指出,个体的教育起源于家庭,因此家庭教育的问题必然会直接映射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中。尤其当我们面对的是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批判能力还在形成中的青少年时,他们更会放大来源于家庭教育中的缺陷和所遭受的伤害,从而造成破坏。
电影中,欺凌他人的女孩魏莱在家长面前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精致的、品学兼优的“乖乖女”,蒙蔽了家长对孩子的真实认识,也侧面反映出她家庭教育的缺失。调查发现,大部分被欺凌和欺凌他人的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都存在问题。父母缺乏与孩子的良好沟通无异于冷暴力,也会造成欺凌者缺乏对于他人痛苦的感受和共情能力。
还有观点认为,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冷漠与对社会问题的回避,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在面对他人被欺凌时只保持冷漠的“旁观者”态度,对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消极作用。
“家庭之爱长于温暖,学校之爱长于教化,社会之爱长于关注,法律之爱长于告诫”。舆论期待多方形成合力,各尽其职,织密安全保护网,让“少年的你”远离校园欺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