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图为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境内的黑颈鹤。 |
迁徙的鸟儿,沿着世世代代祖先印刻在它们基因里的记忆路线飞翔,如果一个停歇点突然被破坏,那么整个种群都可能面临重大危险;洄游的鱼儿,拼命地溯流而上产卵,如果自由流淌的河流被阻断,不久的未来人们可能会发现渔获会越来越少;一群黄羊面对铁路阻断时会踌躇不前,冒险穿越可能意味着付出生命代价……
连通性,是大自然的安全血脉,是在不同的栖息地之间建立的“链条”,在包括诸如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等分散的栖息地之间形成连接和通道,给野生生物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比如,保存重要的滨海湿地,可以让远道而来的候鸟补足生命能量继续启航;为河流增加有效的鱼道,能帮助洄游的鱼类回到产卵地;在高速公路或铁道线辅以能让动物穿越的天桥或地道,每年可大大降低野生动物撞死事故的发生。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互相连通的陆地和水域既有益于大自然,归根到底也有利于人类。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人类获得清洁空气和干净饮用水的源头。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增强,大量土地被基础设施和开发利用项目所占用,野生生物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也随之被割裂成破碎的片块。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被割裂开来的野生动物孤立小种群互相近亲交配,久而久之将丧失基因多样性;而基因多样性减少,对于一个物种在未来存续的风险不断增大。
今天,将分散和破碎化的栖息地修复成为更大面积的、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群是当务之急。这其中,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新体系打破了我国过去自然保护地管理中以部门设置、资源分类、行政区划而设立的条块割裂局面,对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了整合优化,增强了栖息地的连通性,促进了生态廊道的形成。这一新体制对于促进物种栖息地连通、维护野生动物种群健康、提供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连通性的重建,不能只是“谋一域”,而要“谋全局”,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着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全要素。人类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不能过分挤压和榨取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要修复栖息地的连通性,让多种多样的生命能够在更大的生存空间中自由地栖息繁衍。
人类与野生动植物一起分享“地球”这个共同的、唯一的家园。即将在我国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已明确将“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确立大会的主题。届时,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在云南昆明诞生,这也预示着中国在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上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作者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