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由“盼温饱”变为“盼环保”,从“求生存”变为“求生态”,对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宜人的气候等优质生态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
然而,目前我国生态资源供给面临诸多制约难题,如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部分地方的决策者还存在漠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短视思维。为破解生态资源供给制约难题,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要构建绿色发展指数考评体系,并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其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生态资源供给提供制度保障。要将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第二,地方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资源供给的绿色含量,持续有效地为老百姓供给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调适城市规划,依据山水地貌布局城市形态,按照绿色理念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在生态产品的创造上要因地制宜、量力而为,不宜一窝蜂上马相似的生态旅游项目。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第三,选择与生态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活内容与方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使用可循环的生活用品。加大对汽车节能和环保技术的投入力度,大力创新、推广利用新能源和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引导人们在出行时尽量购买和乘坐新能源交通工具,选择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