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卫星遥感数据锁定污染点

护好水源地 有了“千里眼”

孙秀艳    2019-04-24 13:27:40    人民日报

“幸亏有了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我们及时制止了水源地环境污染的发生。”说起不久前的一次执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工作人员孟智奇感慨。

“有个违建养虾房位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涵养林带深处,在涵养林外看不到。当时接到在现场的生态环境部工作组通知,说密林深处甄别出有个带烟囱的房子,我和同事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到那块区域,最后还是跟着水源执法APP的地图标识,找到并在24小时内实施了拆除。”孟智奇告诉记者。

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中,在摸查、整治、清理工作各环节,卫星遥感应用提供的数据支撑,为水源地保护立了大功。

传统工业企业空间分布位置比较确定,环境执法监察相对简单。相比之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执法空间范围大,有的区域覆盖几十、上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而且多地处于偏僻的山区或人烟稀少处,交通不便。同时,水源保护区域环境问题种类多样,如果采用传统地面调查手段来确定风险源名录及空间分布位置,工作量巨大且时效性较差,年度更新成本更高。

生态环境部研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执法卫星遥感支持系统(即水源执法APP),整合卫星发现的水源地环境问题专题信息、卫星遥感影像、保护区边界空间数据、各省(区、市)自查环境问题数据和水源地现场执法督查数据,为现场督查提供后台支持。同时,融合执法督查人员的即时定位信息,实现移动端空间信息发布、共享与分析。水源执法APP把环境问题清单发送到现场执法人员手中,指导执法人员工作。

在2018年全国水源地专项督查行动和2019年县级水源地排查的地方执法中,“卫星遥感+执法APP2.0”已得到应用。

遥感应用不仅限于现场执法。根据现有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图,还能将所有斑块与地面实际情况一一对应描述标注,形成一份水源地保护区内开发利用状况的电子化、可视化“原始档案”。目前,这一工作已在4个城市试点。未来,卫星遥感将成为水源地日常执法和长效监管的常规手段。

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专家姚延娟表示,“卫星遥感+执法APP”这一技术创新,使水源地监管彻底告别了过去完全依赖人工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推动我国水源地保护进入精准化、智能化时代。

相关热词搜索: 水源地 千里眼

上一篇:中国自然保护地覆盖陆域面积近18%
下一篇:成都举办首届公园城市论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