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园林废弃物:化作枯叶仍护绿

田 泓    2019-04-09 17:14:24    人民日报

图为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公司加工的有机介质。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近几年,我国公共绿地建设进展迅速,城市里蔓延着越来越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绿意。

不过,这也带来了烦恼:枯枝落叶、杂草残花哪里去?填埋,占用土地。焚烧,又污染环境。

如何处理更环保?上海进行了园林绿化废弃物系统利用的探索,将枯枝落叶加工变成绿化介质,重新回归自然。

这几年,我国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进展迅速。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生出了烦恼:枯枝落叶、杂草残花等园林绿化废弃物不断增多。传统的园林废弃物处置方式主要是填埋或焚烧,不仅污染环境,也浪费资源。如何让这些“绿色垃圾”以最环保的方式回归自然,上海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资源化系统利用的实践探索。

“成于土、归于土”,改善土壤

据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睿介绍,上海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已初步形成堆肥还田、地表覆盖、制作生物质燃料等资源化处置利用途径。处理技术上,主要采用粉碎、沤堆加工成绿化介质,约占处置加工利用的60%。

2006年,上海市静安区在松江新桥苗圃建成了上海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基地,基本实现本区内园林绿化废弃物“自产自销”资源化利用。

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毅忠告诉记者,公司采用自主开发技术,对枯枝落叶经粉碎、生物发酵后,加工成绿化有机介质,返用于辖区内绿地的土壤修复,有效改善了上海土质肥力不足、容易板结、pH值偏高等问题。实践证明,相比其他处置方式,这种“成于土、归于土”的循环利用方式更加环保。

上海于2009年实施《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并牵头编制相关行业国家标准,为集约化、规范化处置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

不过,好技术还没结出丰硕果实。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海全市产生各类园林绿化废弃物约70万吨,各类处置利用加工约20万吨,占产生量的30%左右。与上海绿化部门制定的“十三五”公共绿地枯枝落叶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的目标相比,尚有差距。

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本高

高成本是阻碍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

由于土地租约到期变更,上海市静安区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基地于2015年停止生产,树枝等绿化废弃物只能粗粉碎后,运至郊区的木材加工厂。该公司曾考虑异地建厂,但计算土地、运输成本后,经济上并不可行。

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公司是上海处置量最大的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该企业年处置树枝落叶约6500吨左右,可加工形成约1.5万立方米的介质。该公司生产的树枝落叶介质加工周期长、熟化程度高,不仅质量高于同类产品,且腐殖质等比采用砻糠、菌棒等下脚料加工的介质高得多。据测算,该公司生产的绿化介质每立方米加工成本约560元,场地费、包装费约75元,运费约50—100元,合计每立方米成本在700元以上,销售价却不到400元。

至于外来介质,市场价折合每立方米不到350元。因此,上海大多数绿化工程使用外来介质。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公司历年生产的优质介质亏损严重,只能通过承接绿化工程获得利润来弥补。但是,如果停止树枝落叶加工业务,又会造成部分区域园林绿化废弃物没有出路。

据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调研测算,以上海每年产生各类园林绿化废弃物约70万吨计,除去1/3大材积(直径10厘米以上)树枝直接作为木材加工原料,其余2/3需处置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约可加工成介质60万立方米,与全市新建绿林地改良和建成绿林地养护铺装需求介质数量基本持平。

一边是本地产优质绿化介质亏本销售,一边是从外地采购绿化介质用于绿地养护——上海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遭遇瓶颈,给城市垃圾处理提出新课题。

全面推广,还需政策鼓励

张睿认为,上海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具备较好的基础,但还存在利用率偏低,处置场所选址等受制约,集运、加工和消纳利用政策配套不够等问题。

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生产要求有较大场地,粉碎时噪音较大,沤堆易产生异味,中心城区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场地。张睿建议在外环林带内设置东南西北4个点,集中处置中心城区产生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加工后的介质返回给中心城区,在新建绿化工程及已建绿地中消纳利用。另外对一次性加工设备投入,采取税收优惠、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企业通过政府采购、特许经营等形式加入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事业。

周毅忠建议,可借鉴餐厨垃圾的回收利用模式,由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生产企业向废弃物产生单位收取一定费用,补贴前者的生产、经营成本。

本版制图:沈亦伶

(原标题:枯枝落叶 物尽其用)

相关热词搜索:园林 废弃物 化作 枯叶

上一篇:再生水洗车 合理降耗物尽其用
下一篇:绿道,让城市可居可游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