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哈尼梯田的生态智慧

李承峰    2019-03-06 12:31:06    中国环境报

李承峰 摄

行走在哈尼族的村寨,犹如置身于一幅山水林田湖的图画中。仰望山上,那是一众郁郁葱葱的森林矩阵;俯瞰山谷,那是一览层层叠叠的壮美梯田。那经流不息的汩汩清泉,把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山高水长,千年时光。哈尼人乘自然之势,斧人工神力,坚毅地演绎了一部由游牧民族到农耕民族嬗变的文化历史,创造了壮丽美奂、生态智慧的人类农耕文明奇迹——哈尼梯田。

“四度同构”的生态智慧

追本溯源,哈尼族是一个迁徙而来的民族。他们原是长江、黄河上游甘川藏结合部的高原古氏羌族群落。因为战争,其中一部沿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高原河谷向温暖的、水草丰足的、森林茂密的南方迁徙。一路上,经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再从大理到昆明,以不断埋藏武器的方式向人示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希望能有一块容身之地,最终在哀牢山停住了脚步。

古往今来,迁徙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或为了生存,或迫于无奈,九死一生。但是,几乎所有成功的迁徙背后都有奇迹的产生。

对于哈尼人来说,哈尼梯田就是迁徙带来的奇迹。那支走入密林的羌族部落渐渐融入当地,一支被称为“和夷”的新兴农耕民族在部落消失的地方崛起。一层一层的梯田向山脚下延伸,一捆一捆的禾谷背上山去,从此世世代代千年不息。用哈尼人自己的话说,梯田就是哈尼人,哈尼人就是梯田。那一条条的田埂是他们的筋骨,那一田田的红泥和流淌的清泉是他们的血肉,那一枚枚摇曳的稻谷和一尾尾游动的鲫鱼是他们的灵魂。

清晨,我行走在冬春交季的梯田里,呼吸着新鲜湿润的空气,聆听着汩汩的流水,感受着光影的世界。“吸一口吧!”热情的哈尼兄弟递过来一个水烟筒,并用一根点火绳帮我点上,由于吸的劲大、回的气快,结果造成了烟筒反水。

水,是这里的主题,是串联“四度同构”的纽带。水从高山森林而下,滋养村寨的人们,然后依次浇灌梯田,并沿层层梯田汇入江河。江河中的水在亚热带气候的作用下,升腾凝结重新回到森林,循环往复如此千年。生态学家把这种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同框在一个画面中称为“四度同构”。

当年,哈尼族的先人选择在海拔800米~2500米的高山区段停下脚步,是迫于无奈。然而,没有当年的被迫,也就没有今天的奇迹。当哈尼人在山林中与自然对话、为生存而战的时候,他们学会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不是破坏与污染。在当前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的形势下,哈尼人的生态智慧给了我们足够的启发——面对自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自然天设大美梯田

大美梯田美在自然,更美在孩子们心中的那份纯净。在哈尼梯田,我看到一个彝族女老师带着一群哈尼族孩子走在田野中,追逐嬉笑、迎风浴晒,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孩子创作了一幅自然之画。

据介绍,哈尼族的孩子从小做的游戏就是制作梯田,男孩子每人一把小锄头,在地上模仿大人开梯田。虽然是玩耍,但是和大人们开梯田的程序完全一样。先开水渠引水,然后筑起层层的田埂,把水引进“小梯田”里。女孩子则各背一个小笆箩,在开成的“梯田”里面玩捉黄鳝、摸泥鳅的游戏。

真正的美丽不是画出来的,哈尼梯田作为经典的农耕文化和典范,隐没在山林之中,镶嵌在自然之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美。

千百年来,哈尼人用双手在大自然中“打磨”和精心“雕琢”的哈尼梯田,是一种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大地艺术,其线条、韵律、节奏无不浸透着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

置身哈尼梯田,白天阳光照射熠熠生辉,夜间繁星闪烁银河九天。那种美丽让人真实、令人陶醉,使人敬畏。它犹如“天梯”,层层阶阶,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弯曲婀娜,从山脚下到山顶端,从这山连到那山,田埂千回百转,通往山寨、通往森林、通往河流、通往未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春天像一块块绿茸茸的地毯,夏天似一阶阶澎湃着的绿浪,秋天如一幅幅金色的水墨画,冬天则变成了一面面明亮的镜子,映出山林的妩媚、耀出云雾的灵动、照出天地的永恒。

然而,青翠碧绿,金色满园,千池叠瑞,这只是她的表象。千年生态智慧更体现在高山湿地对自然生态的呵护中。

当年,哈尼族的先民来到这里时,由于连年山洪使水土大量流失,为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开始修埂筑坝,就势弯曲、层级设置、减缓冲击,渐渐补救了大自然的不足,慢慢形成了可以耕作的梯田。由此,也造就了一块巨大的高山人工湿地,不仅实现了蓄洪防旱功能,还发挥了调节气候的作用。前些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哈尼梯田水量丰沛竟然不受影响,尤其是梯田生长的红稻米竟然基因千年都不退化,而且对化肥等极其敏感,一旦施肥便生稻瘟病,是实实在在的天然绿色食品。

因而,大美梯田,不仅美于景观,更在于生态智慧的内涵;大美梯田,不仅在于收获,更在于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大美梯田宣示了如何让生命与自然一起达成永恒。

我们为哈尼梯田而歌,因为她顺应了自然养育了一代代哈尼人;我们为哈尼人而歌,因为他们创造了人类的奇迹为世界贡献了绝顶的生态智慧。

一首永远的歌

“耕田要像土狗打洞,不怕烂泥沾在身上。做活要像黄牛犁地,再苦再累也不消忙。”这是哈尼族人栽秧时唱的歌。每当春耕时节,他们就会一边插秧,一边唱歌。那清脆嘹亮、委婉动听的歌声在田野中飘荡,使人焕发精神,不仅唱出了劳动的干劲,还唱出了人们对五谷丰登、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就是他们的生产歌。在哈尼族,有一套关于自然山水、动物植物、生产生活和经验智慧的完整的民间农业生产文化知识体系,简化为《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秋季”五个单元。“引子”部分强调祖先传承下来的四季生产歌对哈尼族的生存所具有的意义。其他四个部分按季节顺序讲述梯田的耕作程序、技术要领,以及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气候变化规律、节庆祭典和人生礼仪规范等。

这些知识往往是在师徒、父子、母女中间,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在梯田里、火塘边、酒桌上、染布坊等场所进行传授。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就这样哈尼农耕生产生活在四季轮回中传承了千百年。

然而,这些年,很多哈尼族的年轻人走出了寨子,走向了城市,融入了现代城市的生活大潮中,只偶尔在过年过节和农忙时回来。留在寨子里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孩子,男人们挽着宽腿裤、手持镐头,面朝水田背朝天地修葺着田埂;女人们则背着笆箩筐在田里,要么捡拾泥鳅,要么服侍田埂。有些梯田的埂已经很脆弱了,一旦有一个溃坝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尤其是雨季的时候。千年农耕文明,面临着无人可守的局面。

让我们欣慰的是,哈尼梯田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回到寨子,他们将担负起新的传承责任与使命。在扶贫攻坚中,他们有的担任了寨子的书记,有的被选为村主任,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年轻人开始考虑返乡耕耘这份乡愁。

“布谷、布谷”。春天来了,一只布谷鸟从遥远的天边飞来。《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又将重新唱起来,希望这首生产调可以永远地传唱下去,让智慧延续、让奇迹延续。(李承峰)

作者简介:

李承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宣传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发表《根植于生态文明沃土》、《天边上的那条路》等多篇党建文章和文学作品。

(原标题:哈尼梯田熠熠生辉的生态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哈尼 梯田 生态 智慧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的内在逻辑
下一篇:垃圾分类上海在行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