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示意图 |
北京门头沟区韭园生态清洁小流域 |
中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后,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念、治理措施及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做法发源于北京,在全国得到了推广。
试点从北京开始
2000年以来,北京市针对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污染问题凸显的严峻形势,确立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采取21项措施,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沟道、面源污染“五同步”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旨在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水源保护目标指引下,根据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情况,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防治措施,构成水源保护的三道防线。
建立养山机制,构筑生态修复第一道防线。在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泥石流易发区,主要通过减少人为活动和人为干扰,实行全面封禁,禁止人为开垦、盲目割灌和放牧等生产活动,实施生态移民,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法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修复生态,发挥植被特别是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实现自然保水。
加大污染控制,构筑生态治理第二道防线。在山麓坡角等农业种植区及人类活动频繁地区,主要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依法规范开发建设活动,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因地制宜在村镇及旅游景点等人类活动和聚集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
维护河库健康生命,构筑生态保护第三道防线。以河道两侧及水库周边为重点,进行生态保护性治理,溯源治污,防止污水直接入河入库。把还清水质作为主要目标,通过适当的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和建设河道及水库周边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
生态清洁小流域从2014-2018年连续被列入北京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430条,保护了饮用水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维护了河库健康生命。
上升为国家策略
从2005年开始,水利部明确提出控制面源污染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以密云水库等10座水库(水源区)为试点,开展了以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07年,水利部明确指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和重要水源区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点,又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从此拉开了全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序幕。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并以立法形式写入2010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现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策略,中央一号文件从2011年起,连续几年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18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纳入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之中。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从源头、末端、微观领域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多规合一和末端管理,有利于保护城市饮用水源,提升农村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