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乐游 > 正文

鄂尔多斯文创旅游发展正当时

刘发为    2019-08-22 10:37:23    人民日报海外版

  蒙古风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鄂尔多斯旅游
  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鄂尔多斯博物馆与图书馆
  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到鄂尔多斯来避暑、体验文化,是当地人对外来游客的一句深情邀约。夏日的八月,当中国很多地方正在经历高温酷暑的时候,鄂尔多斯的空气中透着一股凉意。

  走在康巴什的大道上,鄂尔多斯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从身边经过,让来到这里的人仿佛置身于文化的殿堂。有不少人对鄂尔多斯的印象仍停留在“煤城”,事实上,这里的休闲旅游和文创产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

  文创产业寻踪迹

  不久前,“文创链接未来”创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在鄂尔多斯举行,会展中心里面,文化旅游融合、非遗及民族手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等8个展区所陈列的物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

  鄂尔多斯人李先生,趁着周末带着8岁的女儿来到了展会现场,看到了如此丰富的文创产品,他向记者说道:“虽然自己生活在鄂尔多斯很多年了,到这里才发现,原来鄂尔多斯的文化如此丰富多彩,精心制作的文创产品也很有吸引力。”

  白天的鄂尔多斯,走在路上能嗅得到草原文化的芳香;夜幕降临,鄂尔多斯人的文化生活,是另一番景象。

  鄂尔多斯大剧院的晚上,偌大的歌剧厅,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上演的是当地自制的民族乐舞《天骄圣地·鄂尔多斯乌音嘎》。12则曲目,看似独立却又环环相扣,讲述了鄂尔多斯风情的方方面面,时不时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直到尾声,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和着节拍,久久不愿离开。

  如此备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也正是鄂尔多斯近年来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地发展曾主要靠“羊、煤、土、气”,如今,鄂尔多斯以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文创纪念品。其中,鄂尔多斯礼物浓缩了鄂尔多斯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质,向世人展现出鄂尔多斯的多面风情。

  鄂尔多斯是一座建在沙漠上的城市,拥有享誉世界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以此为契机,其所开发的沙漠生态文化创意产品和项目,也备受瞩目。

  鄂尔多斯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乔明表示:“鄂尔多斯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成果显著,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先后投入近4亿元扶持近300多家企业和项目,推动300多亿元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

  博物馆中找答案

  鄂尔多斯,在蒙语中意为“众多的宫殿”。鄂尔多斯博物馆,便是这众多宫殿中诸多宝藏的集结地。

  这是一座很有特点的博物馆,身还未至,只观其表,便已坠入想象的海洋。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外观似一块巨大的棕红色磐石,象征着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红色砒砂岩和鄂尔多斯人坚毅的精神。

  时值暑假,博物馆中人气很高,有很多父母带着小朋友来到这里。

  据介绍,自开馆以来,博物馆累计已经有2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从这座建筑中,我们读出了鄂尔多斯的前世与今生,也对鄂尔多斯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鄂尔多斯地处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错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造就了鄂尔多斯的独特文化,使之成为了农耕文明的沃土、畜牧文明的摇篮、北方民族驰骋的辽阔舞台。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使历史悠久的鄂尔多斯文化敦实厚重、异彩纷呈。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的重要乐器,在博物馆中,展柜里的一把马头琴前聚集了很多观众,它静静地向大家讲述着第一把马头琴诞生的历史。

  移步博物馆的一层文创商品区,一个木板拼插马头琴的文创产品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从展柜中的马头琴,到大剧院舞台上演奏用的马头琴,再到文创产品里的马头琴,虽然使用的环境不一样,但蒙元文化正沿着这样的一把把马头琴传承了下来。

  鄂尔多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保留了13世纪蒙古族最为完整的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婚礼文化等,成吉思汗陵800年不灭的圣灯,记录着达尔扈特人的忠诚和坚守。

  在乔明看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支撑其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文化创意产业亦是如此。2017年,鄂尔多斯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对鄂尔多斯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梳理、加工、储存和发布,建成了供给侧的数字文化资源库、素材大数据库。

  发展旅游引客来

  查阅鄂尔多斯的统计资料发现,有一条数据十分亮眼:2018年,鄂尔多斯共接待旅游者1453.8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实现旅游收入441.3亿元,同比增长16.7%。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走近鄂尔多斯而进一步了解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他们身上的热情好客也打动着随之而来的远方客人。

  鄂尔多斯集天骄圣地、民族风情、大漠风光、休闲避暑于一体,对外地前来的游客来说,这些多面风情,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蒙古帝王祭祀文化、宫廷文化、传统草原游牧文化,每一点也都足以让游客流连忘返。

  干净整洁的街道、极具历史与现代设计感的建筑,让人来到这里十分惬意。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初见成效,让更多的人爱上了沙漠旅游,响沙湾景区已经声名远播。

  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通过旅游融入到万千大众的生活之中,当一个游客带着鄂尔多斯礼物离开这里的时候,他带走的,不只是一个物品,更是一种经历和情感。对于文创产业的发展,旅游是不可替代的一环。

  “旅游是跨地域的人口流动,人们最能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因此也十分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发展文创产业要弄清市场形势,也就是知道为谁而做。”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蔡家成表示:“鄂尔多斯近年来的转型发展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接下来文创发展的道路上,需要继续研究今天的受众群体,服务于本地和外来的大众,希望鄂尔多斯的文创之花开得越来越香。”

(原标题:鄂尔多斯的文创密码)

相关热词搜索:鄂尔多斯 文创 旅游 发展

上一篇: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开馆
下一篇:上海获批创建中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