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31日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获悉,在专项支持下,2017年2月以来,共有14个1类新药获批,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
近两年新药创制成果丰硕
会上,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院士重点介绍了2017年以来,品种研发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及一批新的代表性新药。
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获批6个1类新药,包括: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安罗替尼、乳腺癌治疗药物吡咯替尼、直肠癌治疗药物呋喹替尼等3个化学药,以及黑色素瘤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药物信迪利单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药物卡瑞利珠单抗等3个PD-1抑制剂。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介绍说,此次研发的3个PD-1单抗药物开启了我国免疫治疗的新时代,部分药物已经写入诊疗规范和临床指南,提供了治疗新选择。此外,与国外在中国上市的同类药物比,这些药物价格显著降低,提高了百姓用药可及性。
在病毒性感染疾病防治方面,获批4个1类新药,包括:艾滋病治疗药物艾博韦泰、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丙型肝炎治疗药物达诺瑞韦钠、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其中,艾博韦泰是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抗艾滋病长效药物。
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介绍说,与常见的每天一次的口服类药物不同,艾博韦泰这种注射剂一周给药一次,依从性更佳,且具有优秀的安全性及极少药物相互作用,使需要治疗多种合并症的重症患者可同时治疗HIV感染,提高免疫力。
在耐药菌感染防治方面,可利霉素用于治疗耐药革兰氏阳性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利霉素具有口服吸收度高、剂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诱导耐药率低的特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王以光介绍说,可利霉素作用机制新颖,从源头抑制蛋白新生肽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杀菌/抑菌作用。它缺少易引起耐药的基团,因此对一些耐药菌有效,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此外,针对其他类疾病,专项支持的慢性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罗沙司他、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和银屑病治疗药物本维莫德等3个新药也成功获批上市。
专项激发起医药创新积极性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经国务院批准,“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于2008年启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实施,实施期限为2008年至2020年。
新药创制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卫健委科教司专员刘登峰表示,新药创制专项打造了医药创新全链条,营造出医药创新良好生态,激发起科研人员和医药企业的积极性。专项围绕危害百姓健康的重大疾病,研发的这些创新药物打破了量小、国外垄断的局面,让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社会效益显著。
针对重大疾病防控需求,新药创制专项围绕产业链部署研发链,截至2019年7月,专项累计139个品种获新药证书,其中1类新药44个,数量是实施前的8倍。
截至2018年底,累计超过280个通用名药物通过欧美注册,29个专项支持品种在欧美发达国家获批上市,23个制剂品种以及4个疫苗产品通过了WHO预认证,近百个新药开展欧美临床实验,一批自主研制的新药及高端制剂走向国际。
在新药创制专项带动下,我国百亿药企数量由专项实施前的2家增至17家。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原标题:我国新药创制成果井喷式增长 重大疾病有了用药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