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伏天读书遣长夏 乐而忘暑热

刘琪瑞    2019-07-30 11:25:56    中国中医药报

“读书遣长夏,乐而忘暑热。” 已至三伏天,热浪滔滔,酷暑难耐,不妨携半卷诗书,寻一静谧之所,轻摇罗扇,读书消夏。读至精妙处,竟如沐清风,如饮甘醴,顿觉清爽空朗,心旷神怡,一时竟忘了身在炎夏暑热之中。

 

师古捧读,清心安神开茅塞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清末著名学者、经学家俞樾曾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都是说明读书可养气安神明智的道理。

唐代诗人白居易深谙“心静自然凉”的道理,他把潜心静气读书作为避暑之法,作《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北宋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钟山,三伏天不忘读书,常常携书骑驴至山林里读,困倦了就地而眠,常常是日落方回。

长夏时光潺湲如溪,于浓荫清凉处,伴随蝉鸣蛙鼓,一卷在手,在字里行间、脚脚韵韵中,翻翻四书五经,读读诸子百家,品品唐诗宋词……烈日下热浪滚滚,书卷里却别有洞天,一地清凉,那是沁人心脾的凉,气定神闲的凉,浮躁的心儿在书里慢下来、静下来。

 

倚窗夜读,忘却烦忧增愉悦

郑成功有一副自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这副对联阐述了“寡欲为怀,读书为乐”的道理,读书能够让我们获得知识与智慧,对调节情感,消除忧郁和烦恼,净化心灵都有好处。

尤其在郁闷酷热的三伏天,夜不成寐,倒不如于书橱里抽出一本闲书品读,体味闭门夜读的妙处。泡一杯清茶,燃一柱艾香,在月色姣姣、竹影萧萧的窗下,读《崂山道士》《偷桃》《山市》,在朦胧的月光里展开想象的羽翼,把自己幻想为一个得道成仙的老者,用神奇的幻术把广寒宫美丽的嫦娥邀约而来,可以去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摘桃子,还能在赤日炎炎的三伏天种出硕果累累、清甜馨香的黄梨;读《青凤》《聂小倩》《婴宁》,读《红玉》《莲香》《葛巾》,冥冥之中幻化为一介穷书生,于清风明月夜、良辰美景时,邂逅蒲翁笔下那些美丽多情的花妖狐怪,演绎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好美的一帘幽梦啊。

 

音乐伴读,清热降火添情趣

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酷爱读书,病逝的那一年夏,他还在读《消暑随笔》一书,遮蔽暑热,怡然自乐。并为该书作序,称夏日午倦,宜读诗而不可读史,他认为史书多表现智战力战、昏明邪正等,夏日读这样的书容易上火;而诗词、随笔一类的书,仿若林阴小径,轻松、恬淡,能将人引入一种意境,营造一个氛围,心静凉来,从而减轻甚至忘却酷热之苦。

可反季节读书,读那些以朔风呼啸、白雪飘飘的冬季为背景的名著,在挥汗如雨、溽热难当的三伏天,怀想风雪弥漫带来的那份清凉与浪漫。读读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沉浸在落叶簌簌、星河璀璨、瑞雪皑皑的北国,那凄美虚幻的爱情故事之中。读读曲波的《林海雪原》,诵读那首赞美白茹的小诗,“万马军中一小丫,颜似露润月季花……她是雪原的白衣士,她是军中的一朵花。”哼唱起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

音乐是养生疗疾的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五音疗疾”的理论,“音乐疗法”现代医学已广泛运用。夏日读书,可选择那些健康、高雅、曲调优美、节奏轻快舒缓的音乐伴读,达到消乏、怡情、养性的目的。

可以伴着班德瑞唯美宁静的音乐《冬梦》《初雪》《月光水岸》,吟诵唐诗宋词,在清幽韵律和空灵意境里沉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雪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朵万朵梨花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心宇仿佛漫卷起茫茫大雪,耳畔似有冰凌滴滴答答的清音,聆听雪下淙淙的溪流、小草咯巴咯巴拔节的梦语,炎夏的酷热、郁闷、烦恼,早已无影无踪。(刘琪瑞)

(原标题:三伏读闲书 养生解暑热)

 

相关热词搜索:伏天 读书 长夏 暑热

上一篇:因时养生:“长夏”养脾正当时
下一篇:玫瑰菊花药茶饮 养血生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