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头顶发凉,脱发严重,早早加入了脱发大军。调查显示,现在80、90后是脱发主力军,60%的男性在25岁之前就出现脱发现象,而在30岁前出现脱发的比例达84%。
理论上来说,成年人每天掉50~60根头发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每天掉发超过100根,并且持续了两三个月,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年轻男性排除遗传因素,若发量减少明显、发际线后移可能与性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有些女性经常烫染头发或者常常扎马尾,也有可能导致脱发。除此之外,产妇也会因内分泌失调而导致脱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脱发这可愁坏了不少人,现代人脱发可以用生发剂、烫头、纹发际线等各种方式解决,那古代人如果脱发、秃了怎么办?他们是怎么解决脱发难题的呢?
招数一:生发方
根据《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就是说人的精华在肾,而肾的精华又由头发来表现。所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头发承载着父母的精血,是人的精气之所在的说法。《孝经·开宗明义章》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
根据中医理论,头发的营养来自于肾和血,头发不好,源于肾血虚弱。要从温肾补血开始调治,补足血气,从而达到养发效果。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了不少生发养发的方子。
唐代医家王焘编的《外台秘要》就曾记载过据称是魏文帝治疗脱发的药方,效果甚好。另据传说,慈禧太后老年后头发依然浓密有光泽,因为她经常使用太医李德裕研制的“香发散”,这种药品不仅仅具有防脱的功效还具有生发的效果。可见,中医药防治脱发历史悠久,现代受到脱发困扰的人可以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招数二:梳好头
老祖宗们非常注重梳头。早在三国时期,嵇康的《养生论》就说了:“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因为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的养生如果能顺应天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对于头发当然也不例外。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面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乌黑光润,牢固发根,防止脱发。
当然梳头防脱发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选适当的梳子,以牛角梳、木梳等不会产生静电的为佳,梳齿疏密适中,齿端不能太尖锐,且要时时保持梳子的清洁;每天早晚各梳发百次,能刺激头皮促进血液循环,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
招数三:调整心态
不少人认为黑色食物能养发生发,于是对何首乌、黑芝麻等食物趋之若鹜。实际上,单靠食补无法防止脱发。
如果是生理性脱发,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压力,脱发现象就会改善。如果是病理性脱发,必须接受正规治疗才会有效果,食补只是辅助手段,不一定有效果。脱发的人只要正常饮食、规范治疗就好,均衡膳食才能给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所谓有特殊效果的食物并不能起到明显作用。(胡世云)
(原标题:“秃”如其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