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关于近视的谣言与真相

2019-04-16 13:22:11    中国青年报

  近视不会被治好——这一事实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我们如何看到世界?光线依次通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发生折射,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通过视觉神经将图像传递给大脑。从接受光线的最表层,到视网膜感受光线的最里层间的虚拟中轴线,即是眼轴。

  一颗近视的眼球,其眼轴的长度会大于健康眼轴的平均长度。当光线进入眼球时,无法在视网膜上成像,而是落在视网膜前端,因此视线模糊。常见的说法是眼轴增加1毫米长度,近视增长300度。

  眼轴增加是结构性变化,不可恢复。因此,近视是不可能被治愈的。

  虽然早都接受了这一事实,但针对戴不戴眼镜这件事,王欣和丈夫没达成统一意见。

  王欣认为,孩子不戴眼镜看不清,很痛苦,更容易加深视疲劳。但是丈夫觉得,眼镜最好在看黑板和远处时再用,平时尽量别戴。“我们现在也弄不太明白。”

  事实上,不少80后、90后成长过程中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所以能不戴尽量别戴。”遗憾的是,这个错误的说法流传至今,依然是一些00后、10后家长认识上的误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主任李晓清说,有很多家长即便知道孩子视力下降,也不愿给孩子验光配镜。这是不对的。“一系列研究已经证实,孩子视力低不戴眼镜,视网膜成像模糊,更容易使近视加快发展。”李晓清说。

  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沈婷建议,近视100度以上就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此时就应该佩戴适合的眼镜。

  另外一个常见的争论是“假性近视”。这一被几代人“传诵”的低年级学生专享的“病种”,是近视的最后一道防线。

  事实上,“假性近视”这一说法,未被国内外疾病分类收编。李晓清说,假性近视只是一种近视前期出现的状态。表现为视力降低,在散瞳验光后视力反而恢复正常,验光没有发现近视屈光度。

  沈婷指出,很多视力康复机构正是打着治疗“假性近视”的招牌钻空子——一不讲度数,二不讲矫正视力。

  “按摩穴位对用眼可能有帮助,但这是一种辅助手段。”沈婷说,一些孩子在视力康复机构进行“治疗”后,可能发现视力暂时变好了,但要在临床上改变度数几乎是不可能的。加上这些机构极少有严格标准。

  李晓清指出,近视防控出现了一些乱象。各种训练机构、训练方法涌现,使学生和家长们真假难辨。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训练、按摩的功效都是自家宣扬,未得到循证医学数据支持和业内公认。

  日前,卫健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

  对目前存在的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通知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晓清介绍,有研究证实且得到广大专业医生公认的,对近视防控方法主要包括:充足的户外活动、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配戴合适框架眼镜,配戴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点眼。

  最后一个常见争论是:近视眼不要紧,成年了去做近视眼手术,和正常人一样。

  “这还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但因为它是一个手术,术后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问题。”沈婷说,人的屈光是很“玄”的,有的病人在术后能看到,但看得不舒服。很多术后问题,现在的医疗手段还不能很好地改善。

  更重要的是,做过手术的眼睛,并非恢复“出厂设置”的眼睛,而是通过手术对近视进行了矫正。

  李晓清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激光手术是利用自身眼角膜组织制作了隐形的近视矫正镜,代替了通常的框架眼镜。

  “如果高度近视已经出现并发症或者矫正视力低下,激光手术并不能改变这些情况。”李晓清提醒,不要以为长大后能够做手术,就忽视了保护视力。尤其是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近视仍处于进展中,不适合做激光手术矫正视力。(记者 李晨赫)

(原标题:谣言与真相:关于近视 哪句话才是真的)

相关热词搜索:近视 谣言 真相

上一篇:缓解职场压力 试试这些方法
下一篇:颈椎反弓危害大 注意日常保护与锻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