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熙熙攘攘,声浪不绝于耳,工作硝烟四起,精神持续紧绷……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在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睡眠缺乏和用耳过度中发生耳鸣甚至突聋,然而大多数人对此漠不关心,只当是一过性的症状,错过就医黄金期,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事实上,突聋离我们并不遥远,切莫忽视听力健康。
突聋,又叫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急性指的是发病在72小时以内,特发性指的是病因不明。目前,突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常见因素主要包括血管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肿瘤等。突聋多中心研究表明,突聋发病率正在逐步升高,虽然突聋一般发病于老年人,但最近有调查发现,突聋的发病人群正在逐步年轻化,很多年轻的职场人甚至学生群体也加入“突聋大军”。
临床上约90%的突聋患者伴有耳鸣,50%的患者伴有耳闷、耳胀,30%的患者伴有眩晕或头晕,甚至有部分患者会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一般来说,耳鸣的出现就可能是一个信号,它提示您可能过劳,需要休息。但是,仍然有很多突聋患者以为自己只是上火,盲目吃上几天去火药,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因为当内耳缺血缺氧到一定程度后,耳内毛细胞损伤便不可逆,就可能成为永久性耳聋。
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突聋,平常应努力舒缓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狂喜;保持规律的作息,切忌长期疲劳过度;尽量减少使用耳机的频次并降低音量;一旦怀疑突聋,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环境声音不得超过90分贝;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声音不得超过70分贝;为保证良好睡眠,声音则不得超过20分贝。如需使用耳机,应尽量选择在安静环境中佩戴耳机或选用降噪耳机,这样既可以减少对外界噪声的吸收,也无需将音量调得太高。耳机音量尽量控制在60分贝以内。高音量或许在短时期内无法被察觉,日积月累就会对耳朵内部结构产生影响。
突聋的药物治疗主要有糖皮质激素,也叫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突聋的一线首选药物。其次是抗凝和降纤药物,以及营养神经类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联合用药的方案。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听力损失到了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后还可以借助听力辅助设备,如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等。(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高志强)
(原标题:突聋,离你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