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炽热的太阳搅“热”了新建村鑫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棚,一藤仅吊一瓜的“不落地”西瓜早已香飘四溢,“吊着生长不落地,这西瓜真稀奇!通过手机也可下单,又方便!”神农源景区游客正通过手机远程精心挑选心仪“不落地”瓜。这只是万年县汪家乡新建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培福带领贫困户科学种植“不落地”西瓜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落地的一个缩影。
西瓜种植是万年县汪家乡新建村的传统产业,但仅靠传统方式种植,量不大前景不广。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万年县广电网络公司江培福成为该村第一书记,“想要贫困户脱贫致富,产业选择很重要!”江培福边说边做,与村干部积极上户调研、反复思考,选准以西瓜科学化种植、高端化培育为该村扶贫主攻产业,多样化培育品种,推动传统种植升级换代。目前,该村西瓜品种多样,有红、黄囊、高档贡品“不落地”瓜,种植户达160户,面积280亩,带动贫困户43户,116人,户均增收4200元。
“不落地西瓜吊藤生长,一藤仅吊一瓜,这蓝色、粉色线条表示西瓜授粉情况!”在“不落地”西瓜大棚内,汪家乡鑫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志峰细心指导着贫困户种植注意事项。今年45岁的孙志峰,有十多年的种植经验,江培福推荐孙志峰为西瓜种植技术带头人,其与担任村党总支委员兼妇女主席的妻子曹火枝共同创办合作社,并多次针对“不落地”西瓜种植进行网络学习与外出培训,目前孙志峰精心培育的高档贡品“不落地”不仅西瓜汁甜爽口,而且种植生态化,价格10元一斤。
“脱贫致富要选准产业,要选准帮扶带头人、更要选准帮扶模式!”江培福说,新建村帮扶细分为三种模式,订单式扶贫主要针对有想法有能力的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种苗和包销服务;就业式扶贫主要为资金有限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西瓜劳务岗位;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用闲置土地入股参与分红,三种模式让新建村产业扶贫路上不落一人。贫困户曹均彩因病入贫,与妻子努力在合作社学习种植受益,目前种植西瓜10余亩,已实现收入一万余元。
“不落地西瓜质量上乘,打开市场,老百姓的钱袋子才能真正鼓起来!”指着大棚内新安装的摄像头,江培福介绍道,帮扶单位提供资金给“不落地”西瓜棚装上电子眼,与该县大源镇山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文星沟通,乘上神农源景区“消费”扶贫列车,让游客在景区现场看到“不落地”西瓜的种植,现场下单。“我们还将与景区举行吃瓜比赛活动!”对于西瓜的销售江培福一刻也不耽误。
与江培福一样心系贫困户的驻村书记,该县有130个,他们与江培福一样想方设法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扶贫精准落地。目前,该县青云史桥、石镇罗湖、苏桥吴林等40多个村通过发展红芽芋、白莲、火龙果、马家柚等特色产业,带动15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