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号下午,江西教育发展大厦306会议室座无虚席。台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用铿锵有力的字句和真情流露的表达,倾情讲述着自己“铸盾报国”的毕生追求和使命。语毕,掌声雷动,在场近五百名高校师生代表无不动容。
这位老人正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东华理工大学名誉校长——钱七虎。从事防护工作六十余载,他用毕生心血为共和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信党,爱党,跟党走,这是我一生中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
讲座上,钱七虎谈起童年那段危难经历,仍心有余悸,在当时,和平、安全与尊严是一种奢望,也是渴求。13岁的钱七虎积极报名参加军干校,走上了“为党、国家和人民贡献一生”的道路。14岁入团,18岁入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于钱七虎而言绝非一句歌词或口号这么简单。“我信党,爱党,跟党走,这是我一生中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掷地有声的话语回荡在每个学子耳畔。
“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在哪。”
“当时防护工程专业没人选,但是我始终服从组织分配,让我学什么就学什么。”既是班长又是党支部委员的钱七虎“没空偷懒”,也没过多思考这个专业是否心仪。1960年,钱七虎又被选派到前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
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他一头扎进了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成为钱七虎毕生的事业追求。直到现在,他仍孜孜不倦地为国家和军队贡献智慧力量。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诸多关乎国家大计的防护工程,都能看到钱老奔波的足迹,“我已经82岁了,我为国家健康工作了54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只有始终不忘初心、心怀感恩,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群众的关系,才能顺利前行”
从事防护工程数十年,搞科研的路上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是困难吓不倒的,安乐、享受的理想是猪圈的理想!”听到这里,会场一阵轻笑。钱院士顺势鼓励青年学子们,“只有不畏艰难,才能攀登高峰;只有不断前进,才能有所创新。科学道路上有很多困难,人生道路上也会有很多挫折,只有把个人的志愿和理想与国家、民族的事业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集体的关系,才能不断前行。”
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钱七虎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出。这一外界看来不可思议的举动在钱老口中却是稀松平常。据悉,他及夫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心系慈善事业,将院士津贴、全部获奖奖金资助给烈士子女、贫困儿童和孤寡老人,捐助近百万元,这次也没有例外。谈到捐献的初衷,他说:“我就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很多贫困学生,如果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将会给国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