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到达以豫东永城、皖北涡阳为中心的豫、皖、苏三省交界地区,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经党中央和抗大总校批准,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这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军政大学,共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
记者刚进入永城市李寨镇地界,“红色故里,魅力李寨”八个大字便映入眼帘。沿着抗大路,不一会儿便到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
这个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小院内,矗立着彭雪枫的半身塑像,室内陈列着抗大四分校学员们使用过的大刀、马灯及带有补丁的被子等物品。墙上一幅幅学员学习和训练的老照片,展现了当时艰苦岁月下的奋斗历程。
1938年夏,徐州、开封相继被日军攻陷,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逃,华中战局急转直下,9月,中共中央指示河南省委将领导重心转向豫东,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1939年1月,为深入敌后抗日,彭雪枫奉命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到达以豫东永城、皖北涡阳为中心的豫、皖、苏三省交界地区,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经党中央和抗大总校批准,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兼校长,副司令员吴芝圃兼副校长。这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军政大学,共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他们在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3月18日,抗大四分校第一期在李寨镇麻冢集村举行开学典礼。学校主张学生文武兼修,所设课程不仅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基本理论课,还有游击战术、步兵战术及射击等军事技术实践课。
“学习革命理论,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抗战力量”……在室内的东西山墙上,依稀可见当时抗大四分校的同学用土红颜料书写的美术字标语和宣传栏。
“随着豫皖苏边区与抗日武装的发展与扩大,干部不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抗大四分校第一批毕业的学员有600余人,初步解决了豫皖苏边区部队与地方机关缺少干部的困难。”永城市委党史办主任张亚魁说。
1940年11月7日第二期在麻冢集村附近开学,学员900余人。皖南事变后,抗大四分校面临日军、伪军“扫荡”与国民党顽固派进攻三面夹击的恶劣环境。即使这样,抗大四分校也没有停止授课。根据彭雪枫“一面进行教学、一面准备战斗”的指示,学员暂时被分成3队,采取分散隐蔽活动的办法同敌人周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教学成为当时抗大四分校的常态。
在距离旧址一公里的曾楼村,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引人注目。
“这是一棵千年银杏树,树下是当年抗大四分校学员夏天学习、聚会、议事的场所。”张亚魁告诉记者,“它还是一棵‘革命树’,当时部分树干被做成手榴弹柄和枪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1年5月,抗大四分校随部队转移到皖北等地办学,至1945年11月结束。1963年6月,抗大四分校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已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