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铁骨铮铮围山庄人:土枪炮浴血杀日寇

王建    2019-11-05 12:13:05    大众日报

围山庄抗日自卫战纪念碑。

 

 

2015年,最后一个参加过围山庄抗日自卫战的民兵马兴路去世,享年92岁。照片拍摄于2006年。

围山庄储备的铁砂耗尽,送水送饭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掉头回去,把铁锅砸碎送来。“锅很薄,一敲就碎。那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很多人家都包了水饺,一听说要砸锅,直接把水饺泼到地上。”围山庄不分男女老幼,浴血杀敌……72人在战斗中献出生命。

深秋时节的新泰市刘杜镇,光明湖偎依着法云山,湖面平滑如镜,枝头的山楂红艳艳,令人垂涎。在秀美的山水中间,静卧着小山村围山庄。

围山庄始建于唐昭宗光化年间,因处于群山包围之中而得名。“多走八里荒,不走围山庄”,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却有铮铮铁骨。1941年9月6日,面对日伪军的重兵包围,英雄的围山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土枪土炮奋勇抵抗装备精良的敌军,最后全村房屋几乎被烧光,财物被劫掠一空,72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抗日斗争的悲壮诗篇。

在鬼子眼皮底下建起抗日堡垒村:各机关不断往来,兵工厂为部队制造手榴弹

2015年,最后一个参加过围山庄抗日自卫战的民兵马兴路去世,享年92岁。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或许不曾想到,他能儿孙满堂,安享晚年。当年,年仅18岁的马兴路在寨墙上冒着枪林弹雨与日伪军厮杀。寨墙被攻破后,他躲进柴火堆,鬼子搜查经过时,他心跳得厉害,“就像怀里揣了一只小兔子。”

鬼子个个凶神恶煞,杀人不眨眼,让人害怕,围山庄人为何仍要和鬼子血拼到底?

“实际上,围山庄人早已下定了抗日的决心。”围山庄村民、民兵邱建春的孙子邱峰告诉记者,围山庄很早就燃起了革命的火焰。1934年8月,马廷荣入了党,成为村里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1939年5月,中共新泰县委发动“红五月”建党活动,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县党员发展到1500多人,建立了100多个党支部。很快,围山庄村党支部在邱学诗家中诞生,由邱学诗任党支部书记,委员有邱学海、赵玉斗、邱建才、岳建臣等。后来,又先后有许天之、曹顺清等11人入了党。

到1941年夏,围山庄已有党员近20名,民兵骨干30多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民兵自卫团。黑红脸、宽膀子的许天之是一个性格爽直的汉子,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被选为寨主兼民兵自卫团团长,年仅17岁的邱建才任指导员。

有了党组织就有了主心骨。在党的领导下,围山庄的抗日组织如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纷纷成立,各项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围山庄曾有一道防范土匪的寨墙,村民们已说不清是何时修筑的,到了抗战时期已经残破。

在村党支部和民兵自卫团的主持下,村民们出工出力,把土、沙、灰掺在一起修复寨墙。修复后的寨墙高4米、厚1米,上面建有7座炮楼,远远望去,非常雄伟壮观。寨墙和炮楼上都修了炮眼,构成了交叉射击的火力网。高大结实的寨墙将103户人家的500多口人牢牢地围在了中间。

在刘杜镇红色记忆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批土枪土炮,虽已锈迹斑斑,但仍威风凛凛。它们都是当年围山庄村民打制的杀敌武器。在许天之和村长马廷荣领导下,民兵们在炮楼上安放了五子炮,又请来铁匠自制了一些大抬杆和小抬杆,锻造了一批大刀长矛。

许天之和马廷荣还想尽办法,买回了200多公斤铁砂和1000多公斤硫炭粉。

有了武器,民兵自卫团立刻操练了起来,利用晚上和雨天不下地的时间请来会武术的师傅传授杀敌本领,还演练并熟悉了守寨值勤、站岗放哨、紧急集合、进攻退却、隐蔽埋伏、巷战肉搏、出奇制胜等必要的战术。

“北面有鬼子的大协炮楼,东边是鬼子的刘杜三角楼,西边的侯家庄有汉奸伪军的分散据点,围山庄处于敌人的三面包围下,经常有敌人前来骚扰。”邱峰指着一幅新泰日伪据点分布示意图说。

围山庄虽然环境险恶,但在党的领导下,硬是在鬼子眼皮底下成为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县委、县政府、区公所、医务处等各机关在这里不断往来,部队募集处经常来筹粮筹款,这里还是新泰县独立营的常驻宿营地,四支队第四大队兵工厂的翻砂车间设在村内,铸造手榴弹壳,为部队制造手榴弹。”

抗日高小开校会 先面对抗日烈士三鞠躬

1940年底,一个年轻人走进了围山庄的寨门。他高高的个子,浓眉之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这个年轻人叫王自省,是山东抗日军政大学教育处的干事,和他同行的还有22岁的教师刘胜元。他们此行是受上级委派,要在围山庄建立抗日高小。

围山庄的东南方有一片空地,当年这里位于寨墙东北门内,有一座奶奶庙,围山抗日高小就设在庙内。据曾在抗日高小就读的张淑安回忆,奶奶庙坐北朝南,院中间有一座大殿,画栋雕梁,富丽堂皇。大殿将庙分成了前后两院,前院东屋三间是抗日高小的教室,并排两间是办公室兼宿舍。抗日高小成立后,位于奶奶庙后院的围山小学改为抗日高小的小学班,“我们的课桌凳比较齐全,学习条件比陕北抗大窑洞好得多,学习很正规,有严格的教学纪律,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高度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新校风。”

抗日高小由王自省任党支部书记和校长,招收初小毕业以上程度或同等学历者,经过报名考试,录取了38名学生。由王自省、刘胜元和原来围山小学的教师张西德、牛玉坡担任任课老师,“校长王自省教时事政治,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刘胜元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负责班级工作同时兼任国语教学;张西德老师教数学和音乐;牛玉坡老师担任小学班班主任,兼任高小班的一门副课。”张淑安回忆说。

除了教授知识外,围山抗日高小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抗日打鬼子、不做亡国奴展开。“王校长讲红军的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和巧夺腊子口,还讲平型关大捷。”张淑安介绍说,学校还请来泰宁县文教科科长夏全钟给同学们作“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时事报告,对同学们教育启发很大。

抗日高小的老师们还就地取材,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思想,“夏天,老师们若干次买西瓜给学生吃,每逢吃西瓜,我们都说很甜。这时王校长说:‘莱阳梨、乐陵枣,还有肥城大肥桃,都是我们山东的特产,日本鬼子却要抢夺。’因此我们从一入学就接受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资源的教育。”张淑安记得,当时奶奶庙前院西边墙根停有一个灵柩,里面安放的是攻打杨家庄牺牲的战斗英雄韩延文。“王校长不断给我们讲英雄生前的事迹,我们学校每逢开校会,都要先面对烈士三鞠躬。王校长还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韩教导员灵柩在这里,受我们师生祭奠,英灵含笑九泉,死得其所,重如泰山,永垂不朽!’”

跳舞唱歌、扭秧歌、演戏、演讲会……抗日高小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让张淑安记忆深刻的是一次诗歌朗诵会,“王校长带头朗诵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刘胜元老师朗诵了唐朝卢纶的《塞下曲》;张西德老师朗诵完杜甫的《前出塞》,又高声朗诵曹植的《白马篇》;牛玉坡老师朗诵王昌龄的《出塞二首》,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学校上空回荡。轮到学生时,安权连朗诵民间歌谣:‘日本鬼,喝凉水。过黄河,沉了底。侵中国,赔了本’。师生们哈哈大笑。”

王自省把这38个学生当成宝,对他们十分关心,谁家有困难就写条子让政府补贴粮食,哪个生病了就写条子到医务处免费看病拿药。后来,这38名学生全部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各条战线上都作出突出贡献。受老师们的影响,张淑安成为了一名教师,曾出席省模范工作者会议,受到了表彰。

正因如此,围山抗日高小引起了鬼子的极大恐慌和极端仇视,他们千方百计想要摧毁它。王自省意识到了危险,计划将学校迁到莱芜。“王校长对我们说:‘上级指示,到了莱芜后,同学们的生活我们党全部包下来,待遇高于部队。’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大,学校尚未迁走围山庄就迎来了一场恶战。”张淑安说。

炮手马荣长肩中弹片,仍然开炮还击,打退敌军后,才让妻子拔出弹片

1983年,《新泰文史资料选辑》刊登了邱建才口述、崔希明整理的《围山庄抗日保卫战》一文。邱建才是围山庄民兵自卫团的成员,说起当年的围山庄,他说是打出了一个抗日斗争的新天地:“这里是县政府、区公所的常驻之地,是县独立营的安全宿营地,是县募集处的常站,抗日高小可以在这里安心读书,鲁中军分区的兵工厂在这里制造杀敌的炸药、手榴弹。这些舍家抛业的抗日英雄们来到围山庄,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们爱这里的老人、孩子、村里的每一个人;村里每一个人又都非常热爱这些为国为民的子弟兵、好青年。抗日救国的共同目标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围山庄的抗日斗争越红火,鬼子就越把围山庄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急欲拔之而后快。

1941年9月4日晚,新泰县政府和鲁中军区第一旅第三团募集处住进了围山庄。他们的行踪被假装来村里探亲的汉奸侦知,然后报告给了鬼子。鬼子得到报告后欣喜若狂,5日,他们调集驻新泰城、张庄、孙村、大协等据点的日伪军700余人,携带大炮和重机枪,企图一举消灭围山庄。

“5日下午,安插在大协日军据点的地下交通员给围山庄送来一封‘鸡毛信’,信中说大协、东都、谷里等据点鬼子增加了兵力,像要‘扫荡’根据地。”邱建才的儿子邱华介绍说,虽然不知道鬼子要打哪里,但为了以防万一,围山庄还是提高了警惕,县政府、鲁中军区一旅三团募集处和兵工厂立即转移,村里的民兵自卫团加强了巡逻警戒。

一夜平安无事。9月6日天还不亮,已有早起的村民准备下地干活。守卫西北门的民兵张洪春披上外衣给下地的村民开了寨门,然后到地里方便。突然,他被几只手摁住,“不许动!动就要你的命!”摁住他的人接着压低声音问:“快说!村里有多少八路?”

张洪春被吓了一跳,他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明白是碰上了伪军。他故意装聋作哑,什么也不说。伪军押着他向北走去,张洪春发觉敌人只抓住了他的上衣,他突然一抖,甩掉上衣,拼命向寨门跑去。敌人不清楚村里的虚实,又怕暴露目标,不敢贸然开枪,眼睁睁看着张洪春跑进了寨子。张洪春边跑边喊:“汉奸队来了!汉奸队来了!”急促的喊声打破了围山庄的宁静,熟睡中的村民纷纷惊醒,许天之急忙命令关闭寨门,共产党员和民兵登上寨墙和炮楼,准备战斗。

天越来越亮,寨墙外的情况渐渐清晰起来,民兵们发现,这次来的不仅仅是伪军,还有一身黄的鬼子兵。原来,日伪军趁着夜色已将围山庄三面包围。

利用敌人尚未四面包围的机会,许天之与留在村里的鲁中军区一旅三团募集处干部王贞祥等人商量后,派邱建才和另一名民兵马文利外出救援,他们从南门出寨,赶去寻找县政府和县独立营。

“轰!”一直没有动静的鬼子突然开了一炮,炮弹在围山庄后街爆炸,民兵赵玉江等6人被当场炸死。“围山庄慌不慌?头炮炸死赵玉江。”围山庄人将这悲惨的一幕编成歌谣,至今仍然传唱。

这首歌谣没有其他词句,但围山庄人用行动证明他们不慌。民兵自卫团的主要武器是抬杆、五子炮以及兵工厂留下的一批手榴弹和炸药,另外,王贞祥有一支手枪。抬杆可以填装火药和大量铁砂,杀伤面积巨大,但射程较近。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开始了!他们利用村外的沟坎作掩护,慢慢靠近。守卫围山庄的民兵不着急开火,他们用席子盖住赵玉江的遗体,静待日伪军靠近寨墙。“打!”随着许天之一声令下,土枪土炮开始轰鸣。日伪军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如此猛烈的炮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扔下几具尸体,退了下去。

不久之后,敌人发起第二次进攻,他们吸取第一次教训,不敢过分靠近寨墙。民兵们仍然坚持自己的打法,激战一阵后,敌人再次败退下去。

马兴路生前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影像,讲述了战斗的过程:“俺这个家伙,抬杆和五子炮,三把药,底下两把,顶上一把,一把犁铧翅子,装到顶上盖上,手指头一样粗的香在那里烧着。鬼子到跟前了,俺那个大叔说点炮,摸过香来点着,打不上三发,鬼子又哇哇地拉着拽着就回去了。”

两次进攻失败,敌人调集所有炮火向村内轰击,同时集中兵力向西北门发起猛攻。日伪军竖起梯子,想要爬上寨墙,双方展开肉搏。坚守西北门的炮手马荣长肩中弹片,仍然继续开炮还击,打退敌军的进攻后,才让妻子帮他拔出弹片。后来炮楼中弹起火,马荣长英勇牺牲。

战斗一直持续,围山庄储备的铁砂渐渐耗尽,给寨墙上的亲人送水送饭的老人、妇女和孩子看见没了弹药,掉头回去,把烧汤做饭的铁锅砸碎,送到寨墙上充当弹药。“锅很薄,一敲就碎。”邱峰说,“那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很多人家都包了水饺,一听说要砸锅,直接把水饺泼到地上,不吃了。”围山庄不分男女老幼,齐心协力,经过浴血奋战,敌人的第三次进攻又被打退了。

敌援军带来十几门大炮,轰击围山庄,还施放了毒气……

72人献出了宝贵生命,7户人家全家被杀

被三次打退的敌人并不死心。下午,敌人的援军赶到,还带来十几门大炮,对围山庄展开更大规模的炮击。曹顺清家10平方米的小院就落下了7发炮弹。战斗结束后,围山庄清理出没有爆炸的炮弹300多发。在进攻过程中,鬼子还施放了毒气,许多人被熏倒在地,村民们坚守了大半天的寨墙被攻破。

英勇的民兵利用街巷和房屋与敌人展开巷战。围山庄习武之风盛行,石匠出身的曹顺清就有一身好武艺,四五个人近不了他的身。曹顺清拎着一杆红缨枪和几个鬼子搏斗,被鬼子一刺刀刺穿了两个腮帮子,两颗牙被打掉,他因失血过多昏死过去,在敌人撤退后获救,顽强地活了下来。

王贞祥带着30多人冲出南寨门,沿着村外的河滩向西突围,鬼子用机枪扫射,20多人倒在血泊之中,只有王贞祥等十几个人冲破了包围圈。

许天之在战斗中负伤,敌人押着他朝河滩走去。河滩上,9个被俘民兵被绑着,一旁的鬼子端着刺刀,正准备把他们当活靶子。许天之突然大喊一声:“快跑!不能等死!”民兵们听到喊声四散跑开,张洪春和邱学文成功逃生,另外7个人被鬼子开枪打死。两个鬼子挺着刺刀朝许天之扑来,许天之用力挣脱绳子,伸手抓住敌人的刺刀,双手的手指头被刺刀割掉,最后壮烈牺牲。

围山抗日高小那一天放假,学生们逃过一劫,校长王自清和老师张西德在战斗中牺牲。牺牲的还有在家养病的八路军战士邱建本。

“进村以后,就开始实行‘三光’政策了。”邱华说,鬼子见人就杀,村民们躲的躲,藏的藏。王光岱的妻子被连刺9刀身亡,曹振之被割去一只耳朵和鼻子、剜去双眼后残忍杀害,78岁的马荣和被一枪打死…… 在围山庄,鬼子犯下了滔天罪行。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声长哨响起,日伪军集合撤退,围山庄的浩劫才得以结束。

在日伪军进攻围山庄时,新泰县独立营营长范昆源率领的一个通信排和鲁中军区十一团的两个连曾赶来救援,但因众寡悬殊,又遭遇敌人援军,在付出很大的伤亡代价后未能击退敌人。日伪军撤离后,新泰县政府科长李树德带领县、区干部和县独立营部分指战员以及医疗队,到围山庄抢救、医治受伤百姓,并拨出救济粮款,帮助村民恢复生产生活。为了纪念战斗中的牺牲者,中共新泰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将新泰第六区改名为围山区,同时将围山庄命名为“抗日救国模范村”。

当时担任卫生员的杨在春参加了对围山庄的救治工作,据邱峰介绍,杨在春一直没有忘记这个英雄的小山村,后来两次回到围山庄。1997年春第一次回围山庄,杨在春拿出了2万元资助围山庄自卫战中牺牲者的后代读书。第二年11月,杨在春再次回到围山庄,他走访参加过战斗的老人,给围山小学部分贫困学生捐款2.88万元。后来,他又给学校捐赠了1套音响设备和1台大彩电,以及200部电视教育片、3000册图书。

杨在春第一次回围山庄的时候,经过多人一起回忆,整理了在围山庄自卫战中牺牲者的花名册。邱峰小心保管着这份花名册,他姥姥的奶奶曹邱氏被鬼子放火活活烧死,也在花名册之上。根据花名册,共有72人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7户人家全家被杀。

在围山庄村北,围山庄抗日自卫战纪念碑被松柏环绕,高高耸立。在石碑的背面,镌刻着自卫战中72位牺牲者的名字,碑文写道:“围山鏖战,感天地,惊风雨,泣鬼神。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特立碑铭文,是以记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渡河战役:红军的生死存亡之战
下一篇:中共根据地在逆境中生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