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地处南京市中华门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这里,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被国民党杀害,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1949年12月12日,中共南京市委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烈士最集中的殉难地雨花台兴建烈士陵园。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已经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是国家级烈士重点保护设施。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雨花台也是对党员干部进行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活动阵地。
“雨花台馆藏文物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批烈士有很多是从外地被押解到南京集中关押,有的是三两天,有的是个把月,能够收集到这些文物都是很难得的。”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赵永艳说,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不仅是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文献资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
赵永艳以两件馆藏一级文物为例,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邓中夏的手抄课文字体端正隽秀,我们难以想象这是出自小学生之手。而且,他对每个章节都进行了标注,这个课本可以说是一份展现我们烈士从小严谨学习态度的历史见证。”在介绍邓中夏烈士小学时期的手抄课本时,他说,“烈士并不是仅有牺牲时那种惊天动地、那种慨然赴死的时刻。在人生初始的学习阶段,烈士也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对优异成绩的这种追求。这一阳光上进的学习经历,其实也是烈士人生轨迹的重要轮廓。”
雨花台馆藏的另一件文物——晋夫烈士的日记,则展示了晋夫烈士生活、工作和战斗的一些经历。晋夫烈士是抗战时期我党一名优秀的军事参谋人员。他在日记本的封面上写下了两行刚劲有力的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随后第一篇日记里记述了他写日记的目的:“在革命的工作上、生活中,写自己的思维发展过程,便于培养与锻炼自己坚强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思想方法。为此就要写真、写实,不是牵强附会、不是官样文章。”这上百篇的日记大多是真实细致的思想记录,让今天的人们可以了解到晋夫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历史时期里,思想和认识上曾经有过怎样的升华。
“我们纪念英烈,更重要的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和英烈精神。”赵永艳说,雨花英烈精神的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熔铸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它以牺牲这一特殊的形态告诉人们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党为什么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为什么能够赢得人心赢得胜利,为我们提供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形象参照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