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社会发展、人民健康需求提高和医疗改革深入推进,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患者个体化、疾病谱改变和医学分科细化之间的矛盾,使得多学科协作诊疗和团队医学对于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显得格外重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契机,对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发展、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院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诊治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国内外现状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是指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团队针对患者特定器官或系统疾病提出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的一种临床治疗模式。
MDT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在肿瘤诊治领域应用较为普遍。在英国,MDT是新入院肿瘤患者的必须程序之一[1]。目前,该模式在糖尿病、慢阻肺、卒中与神经康复及冠心病等良性疾病中广泛推行[2]。
在我国,如何实施MDT大多数医院正处于探索阶段。2010年11月4日,原卫生部医政司公布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多次提及“多学科协作”的理念[3]。2015年5月15日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并发布MDT的组织和实施规范(第一版)。2016年起,上海中山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等开始试点MDT模式[4]。目前,MDT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在临床恶性肿瘤、代谢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耐药菌控制等领域被应用[5],如上海多家医院搭建了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管理MDT平台等。但综合来说,MDT在我国患者人群中知晓率和应用率仍存在广泛的实施空间,应用效果还未达到理想水平[6]。
2.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发展优势
与传统诊疗模式相比,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MDT合理整合了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诊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专科诊疗可能存在的片面性,提高了疑难杂症的诊治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误诊、漏诊、过度诊疗风险,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7]。MDT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开展与实施能提高医院临床流程管理的水平,体现医院对疑难杂症的诊治能力;能加强学科合作和学科间交叉互动,促进相关专业共同发展,提升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
3.多学科协作诊疗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内医疗资源现状和MDT的跨学科特征及运行实施要求[4][8],我国MDT的发展情况尚在初级阶段,探索更高效率、更科学、更适合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MDT是大型三甲医院发展的目标与价值追求。
2018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汇聚发展合力,以基层组织架构为平台,以党建和业务融合为契机,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发展,更适合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特征,是建立健全我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医疗机构探索与发展MDT的新方向。
4.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多学科协作诊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建与现代医院管理融合”“党建学习线上与线下融合”“医院党建与区域党建融合”的党建“四个融合”模式,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上找到突破口,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推进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建设。
4.1 优化基层组织架构,为党建与业务融合提供组织保证
湘雅三医院党委以优化党组织结构为抓手,创新组织设置,激发党建工作活力,着力推进多学科诊疗模式建设。湘雅三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按照有利于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调整了党总支、党支部的组织架构,设12个党总支,52个党支部。依托党总支、党支部设置情况,确保党组织全面覆盖医院各部门科室,真正做到“支部建在学科上”,为跨学科交流、多学科交叉搭建了平台,充分发挥了党总支、党支部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作用,为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提供组织保证。
选强配齐党务干部队伍,为党建与业务融合提供机制保证。医院在党支部委员会调整工作中,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把医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注重从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中选拔,加大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力度,提升支委中学科梯队优秀人才的比例,为医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储备了人才梯队。
4.2 创新党建活动方式,开展MDT主题党建项目申报
湘雅三医院强调以党建为引领解决临床问题,针对临床科室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开展了党建工作创新项目(MDT)的申报工作。以多学科协作诊疗为主题,实行党建项目申报。以各党总支为申报主体,组织相关学科联合申报。各党总支要对项目申报予以统筹,每个党总支申报项目数不超过3项。项目负责人按照要求提交党建工作创新项目(MDT)申报书。项目(MDT)小组最少应当有3个不同科室成员,且原则上为副高及以上资质医师,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项目实行(MDT)诊疗小组组长负责制。每一组长只能负责一个MDT项目且以团队身份参与的合计不得超过2个项目。同时,对申报MDT项目提出了要求,
MDT项目是以满足患者因疾病而涉及多学科治疗的需求而开展,针对特定器官、系统或疾病,组建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设计最佳治疗方案。项目立足多学科诊疗模式建设实际,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为目标。项目可以多种形式及多种病种展开。如多学科联合门诊等。项目申报包括基本信息、团队组成、项目简介、项目方案等。项目申报要强化资源整合,优化项目配置,注重凝练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工作经验,在全院范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3 加强党建项目评审考核,推动MDT项目落地生根
医院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多学科诊疗的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医疗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院领导和教授委员会成员参加的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遴选。从病种疑难程度、团队的配合程度、团队的实力三个方面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从党建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评选出10个MDT项目,每个项目予以资助2万元。视评审情况还可以评选若干培育项目,培育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被遴选上的项目(MDT),申请科室需报医务部和门诊部审核、备案登记。党委办公室和医务部牵头对立项项目进行考核,从患者满意度、诊疗效果、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多方面评估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对立项项目定期抽查,了解MDT执行情况,监督规范化治疗的实施。开展MDT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对获奖案例进行奖励和持续资助。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医院发展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制定医院MDT的管理办法,对MDT开展的形式、工作流程、MDT工作关键指标以及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机制、随访机制进行统一规定,以规范诊疗流程和诊疗习惯。党群行政后勤系统要树立一切为了患者和一切为了临床的思想,切实为MDT的开展创造条件,做好服务。
推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是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多学科协作诊疗是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突破口,以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为导向,书写好国家队医院提升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诊治能力的“破题之笔”,标定新方位,擘画新蓝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 何庆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副书记 杨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