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尤其是民主生活会作为制度化的组织会议,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功能,包括政治教化、民主培育、党内监督、自我净化和冲突化解等。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关系到遵守党章、接受监督的重大问题。严肃双重组织生活,对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进思想交流、密切上下级关系,以及推进广大党员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增强党组织活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
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双重组织生活是由党的支部委员会或党小组召开的组织生活会和党委(常委)、党组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又要参加定期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我们党内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党内生活严肃、认真、健全的基本要求。
(一)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
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保证。每个党员都必须生活在党的组织之中,完成党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也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根本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不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周恩来及时交纳党费,朱德主动请党小组长分配任务等,都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光辉典范。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理应带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绝不当“特殊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坚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始终在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上走前头、作表率。
(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
党章关于党员权利和党员义务的规定,是党员活动的最高规范,也是发扬民主、维护党的集中制的重要内容。保证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才能广泛发扬党内民主;监督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党员领导干部是9000多万名党员队伍中平等的一员,理应无条件地遵守和服从党章规定,党内不允许有超越制度约束的“特殊党员”,都有充分行使自身民主权利和接受组织监督的义务。通过严格地双重组织生活,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权利和义务有机统一起来,使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地落实落细。
(三)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锤炼党性修养的根本保证
党性修养的增强,除了通过理论学习和党的纪律约束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养成。通过党内组织生活这个大熔炉,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使其百炼成钢,党性就会强起来;反之,如果长期不生火,或生了火却没有足够温度,自然炼不出好钢,党内组织生活就会失去应有功能,坚强的党性自然锻炼不出来。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党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指导和遵循,把握关键环节和基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地落实,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起来、规范起来。
(四)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领导干部在单位里处于特殊地位,肩负重要责任,发挥关键作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示范导向作用。一个单位里,领导干部做出样子,下面就会跟着来、照着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党员领导干部既是参与者、实践者,也是引导者、推动者;在规范、处理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领导干部既是具体对象,又常常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带头做起来,党内生活才能健康开展起来,党内生活空气才能清朗起来,干部队伍风气才能清正起来。党员领导干部权力集中、责任集中,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理应率先垂范,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这是向群众学习的最好机会,既可以从学到新知识,又能从群众中吸取没有经历过的实践经验。只有向党组织敞开思想,诚恳地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时发现缺点和错误,明确努力方向,才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增长工作才干,提高领导水平。
二、当前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保持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来,党内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不够经常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既然参加了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就没必要多此一举再去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有的心气高、派头足,不愿降低姿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有的习惯于下达指示、部署工作,及时参会也常常把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当成工作部署会,习惯于作指示、提要求、发牢骚,严重违反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初衷。究其原因:一是不能参加。一些领导干部工作繁忙,往往被事务性工作缠身,在过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时,很难集中精力认真严肃地参加组织生活。二是不会参加。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行政身份带到党内生活中,把组织生活会变成了布置任务会、安排工作会、指责部属会,使“大家谈”变成“一言堂”。三是不知道参加。有的新任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过组织生活时,由于各种原因,并未通知领导干部参加,而领导干部也并未主动询问和关心,经常错过组织生活。
(二)有的党组织对组织生活制度内容落实不严
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过组织生活时,以召开支部会议、学习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为主,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报告工作、评议党员等组织制度活动开展不多;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落实双重组织生活等同于一般工作会议,认为参加组织生活仅仅是执行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并没有从党性原则和全局高度严肃认真对待;有的领导干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政治敏感性不高,认为双重组织生活可有可无或可过可不过,没有充分认清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地位和作用,甚至把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视为额外负担,仅仅满足于念稿子、拍照片、写信息,被动应对、敷衍了事;有的党支部对如何过组织生活会的程序及相关规定动作、要义理解不透,火候把握不准,学习教育“浅尝辄止,自我批评“隔靴搔痒”,同志监督“充耳不闻”,双重组织生活形式主义较为明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没有制订详细计划,党支部组织生活时随意性比较大;二是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严肃,在时间和内容上存在着随意更改、省减现象;三是有的新任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业务不熟,不会主持,组织质量比较低。
(三)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不够强
战斗性是检验作为一个战斗的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标准,没有战斗性就没有战斗力,就不能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新形势下,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重要基础,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是重要抓手,着力增强党支部政治生活的“四性”,尤其是战斗性,是严肃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原则和实践前提。在党支部政治生活实践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辣味”不够、“甜味”不少,谈共性问题多、谈个人不足少,谈面上问题多、谈深层次原因少,达不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组织生活会上出现的一些高频词,如学习不够、联系群众不够、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存在老好人思想等,总结下来,发现每季度的问题都一样,但是问题都没有彻底改掉。没有战斗性,就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支部组织生活,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增强战斗性的重要法宝和有力武器。只有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成果,才能推动形成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明方向的良性循环,确保党支部成为浊扬清的战斗堡垒。
(四)有的党组织对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力
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载体,是一个严肃性、法规性都很强的重大问题。抓好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既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执行,更离不开上级和同级的监督指导。然而,一些党组织缺少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建设、锤炼党性修养的高度去认识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真正认识到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关系到党性、党风、党纪的政治问题。一些党组织在党章的指导下,尽管也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存在重形式、轻落实,重实体、轻程序,重立规、轻执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甚至有的制度严重阻碍了组织生活的执行,“制度上墙”最终变成“把制度落实到墙上”,制度本身也沦为摆设和装饰;有的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面对党员领导干部不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时,存在老好人、畏难等情绪,不愿行使党内监督权力,得过且过,把落实本级双重组织生活当成“软柿子”,甚至还存在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问题。
三、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总目标是“一个根本遵循”、“一个坚持”、“四个着力”和“一个局面”,指出“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新形势下,规范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按照党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准则》的基本思路,做到内容严实、形式多样、组织严密、实效显著,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扎扎实实、正常有序、优质高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长效性
1.增强党性观念,提高理论修养
组织生活的内容丰富,包括上党课、听讲座、学习党的文件、认清形势任务、汇报个人思想、总结报告工作等。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说明,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一样,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上都是平等的,违反了党的纪律同样会受到党的纪律处分。在日常工作、培训中,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要比对普通党员的要求要高,因此,学习党的理论要更多、更详细、更透彻,领会上级指示精神站位要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组织生活,组织生活学习时的讨论交流、不同观点的交锋、对错误观点的纠正等,都是个人学习时无法获取的,这对于提高理论修养、及时更新观念,有很大帮助。同时,在组织生活中的思想汇报、述职述廉等内容中,每一次组织生活,都是对党员党性的自我检验和组织检验。尽管领导干部经常参加党委民主生活会,但到支部、小组过双重组织生活依然必不可少,党委民主生活会与基层组织民主生活会不仅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所处的身份、具体要求和听到的声音也不同,两者不能替代。
2.强化教育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1962年,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常委会所有成员),应该有监督。这种监督是来自几个方面的,来自上面,来自下面(下级),来自群众,也来自党小组生活。” 同时强调,在党内,不论职务高低,相互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在党的组织生活上,党员领导干部应该以普通党员身份,同其他同志一样,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可以说,加强对权力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与爱护。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犯的一些错误,在检讨自身问题时几乎都谈到,平时参加组织生活不够,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甚至回避监督、拒绝监督。这一教训是深刻的,它充分表明,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接受广大党员监督,有利于领导干部正确看待自身地位和权力,避免犯错误。领导干部经常参加组织生活,可以使自己在脑子发热时冲冲凉,身子积垢时洗洗澡,患有小疾时治治病,是党性修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领导干部一旦身边说好话、抬轿子的人多了,就很容易自以为能、自以为是。尽管被监督是一种约束,但没有约束的自由从来都是踏入险境的开始。
(二)增强党内民主管理意识,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自觉性
1.消除“等级为序”的遵从观,确立平等的民主管理意识
等级为序的遵从观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以行政官职大小作为衡量党员干部个体价值的标准,出现不同等级的党员领导干部,形成从长师管、尊上鄙下的意识;另一方面,以党内职务的高低作为区别集体领导和管理干部中位置的主次、意见的先后以及立言的轻重,出现不同身份的党员领导干部,形成党组织内官位有别、主从有序的意识。如此以来,一是主体错位,党的各级组织对干部的管理让位于个人或少数人对干部的管理;二是关系错位,书记与委员、委员与委员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平等关系让位于等级关系。与此同时,民主意识让位于专权意识,居上者不容逾越或犯上、居下者自愿从属不冒犯。等级为序的遵从观,是行政管理中的上下级关系转移于党内并得到强化的结果,也是封建等级关系在党内的反映。因此,要充分认识党管干部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它是党的各级组织依据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以及党的干部政策,坚持群众路线,对所属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它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双重角色意识,既是管理者,都具有参与管理干部的权利和责任;又是被管理者,必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2.消除“短期化”的行为观,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意识
短期化行为主要包括:就近式,只顾眼前,谈漠长远,只讲时下要求,不立长远规划;事务式,避实就虚,就事论事,对一些带有实质性、倾向性的问题不能提到思想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查缺补漏式,对问题抓后果不抓苗头,摆现象不查根源,讲教训不立规范,或出了问题热一阵,不出问题不过问。因此,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管理意识,既要注重抓那些有形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又要注重研究潜隐的有可能发展成为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新形势下,要适应党员干部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日益增强的实际特点,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时,因势利导、科学统筹,做到有计划,防止随意职责;有重点,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分层次,防止“一刀切”。
(三)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内容
1.创新组织生活会议内容
一些党支部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理解比较狭隘,往往把支部政治生活仅局限于“三会一课”,方法陈旧、方式单一、手段单调,习惯于念报纸、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枯燥无味,缺乏鲜活性和吸引力。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微信平台正改变着党员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已发展成为党员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关注社会发展现状的网络集聚地和交流大平台,一些单位纷纷推出微信公众号优化管理和服务。同时,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成长经历和学历水平体现出新特点,80后越来越多地走上领导岗位,90后逐渐成为业务骨干力量。为避免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支部政治生活就要主动适应并引领新形势和新变化,开阔视野、创新载体,满足时代需要、体现时代主题。拓展和创新“三会一课”中以学习传达领导讲话、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布置完成工作任务等规定动作。利用基层党建微信平台、“互联网+党建”等新媒介,积极探索网上组织生活新模式,实现与党员的图、文、音、视全媒体实时沟通互动,实现学习教育的立体化、生动化,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2.凸显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地位
组织生活会上每一个党员都是平等的,要改变党员领导干部被参加、被管理的消极状态,双重组织生活要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如开展“今天我主持”,微型党课、论坛式、沙龙式、点评式的组织生活会,由党员各主持一段,让党员唱“主角”、领导干部当“听众”。还有的党组织开展“网上开放式”组织生活会,在网上建立QQ群,每个党员的QQ号加入所在支部QQ群,通过个人述评、他人讲评、支部点评“三评”等,搭建组织活动的网上互动交流平台,让党员领导干部既可以随时随地参加组织生活,又可以毫无顾虑地发表感言与见解,使党员领导干部从被管理教育的地位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和共享的格局。
(四)健全完善机制,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执行力
1.夯实制度基础,强化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刚性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补齐制度短板,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真正使党内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通过健全与完善机制来提升有效性和执行力。继续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保障党员权利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切实落实,畅通党员监督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渠道。建立健全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教育引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中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激发党员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
2.抓住重点环节,提升双重组织生活质量和成效
一些党组织之所以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格,与党支部书记安排和综合运用制度的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在提高党支部书记抓制度落实的能力上下功夫。引导支部书记认真学习,熟知各项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要求、新规定、新举措,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运用的艺术。支部书记是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具体组织者,对如何抓好制度落实要心中有计划。落实制度有时限要求,什么时间段开支部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党小组会,什么时间段报告工作、评议党员,什么时间段上党课等,都需要做出统筹安排。如实施以“组织生活公示制、报告制、通报制”为主要内容的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通过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所在支部“双反馈”、事前和事后“双公示”、上级党工委和本级党委“双把关”、上级和群众“双监督”,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这一基本动作和基本环节,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