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北京南苑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驱逐机学校(不久后改名为第六航空学校)孕育诞生、蓄势待飞。在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之际,军旅作家亦君创作的《鹰起燕赵——“首都航校”创建往事》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学校开学典礼的规格称得上是历史之最。1949年12月11日,北京南苑西区简陋的小礼堂,刘亚楼司令员陪同朱德总司令、聂荣臻代总长及苏联驻华大使罗申、驻空军顾问克托夫托瓦列基等,亲临学校参加开学典礼……朱德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对身边的刘亚楼说:“你们这么快就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了人民空军的壮丽蓝图,空军大有希望啊!”
翻开这本沉甸甸的作品,江河般浩渺壮阔的往事扑面而来。这部历史佳作立起时代坐标、展望军种目标、追寻奋进航标,在作者细腻生动、在场般的叙述里,时针仿佛被拨回到70年前。随着往事奔涌而来的,是经过70年岁月沉淀的思考和感悟。
《鹰起燕赵》凝练了一个闪亮的历史坐标。不论一个团体还是个人,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用历史眼光审视,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激发奋斗奋进的活力。在70年的时间轴上,六航校孕育的雄鹰,铸就了一个军种发展史上闪亮的标记。作者深入研读整合大量史料,真实再现被刘亚楼誉为“首都航校”的第六航空学校的光辉创建历程、培育战斗英雄和空天精英的感人故事,汇聚成一部表现新中国首批航校创建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全书客观严谨、表述生动、图文并茂,每篇独立成文,但整体又环环相扣,有较高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鹰起燕赵》续写了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者截取“首都航校”创建初期这一段珍贵历史,进行了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辨析、记录、再现和创作,既重视对史实的记述,又融入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对历史进行解读,描写的是那一代人的初心使命,折射的却是自己的初心感悟。联系作者近几年创作的优秀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名军旅作家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这部作品就是对空军建军先建校思想的佐证,是部队续写红色家谱的重要补充,更是激励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强军的鲜活教材。
《鹰起燕赵》追寻了一段壮美的信念航标。70年沧海桑田,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军种,再到一所航校,从编制构成到人员装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一腔热血、一颗赤心,是为国家为人民不懈奋斗的信念追求。作者以旁观者、亲历者、审视者的多重视角,以英雄模范和基层官兵为主要对象,以小见大、以平凡见崇高,记述了各方面的往事,进而对航校做了多维度、多角度审视,通过一人一事的经历、点点滴滴的故事,展现了“首都航校”创建初期的不凡历程,留住了六七十年前那代人心中难忘的激情岁月,勾勒出一代代“首都航校人”用忠诚、信念书写壮美航迹的动人画卷。
往事如烟,航迹如虹。军旅作家亦君用他思想的航标,为历史注入了鲜活的血肉,让理性的历史认知生动起来,从一所航校的创建史洞悉人民空军壮美的发展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