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10时,国家图书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召开2019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出席发布会。
今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记者从国家图书馆获悉,读书日当天,国家图书馆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学习强国平台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开展以“读经典 学心智 链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4月23日上午10:00,在国图艺术中心主会场及全国多个省市图书馆分会场,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将举办一场属于每位读者的全民读书盛典。记者了解到,本次盛典具有以下三大值得期待的亮点。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
发布联合倡议书:改善提升全民阅读服务能力
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将联合发布《服务全民阅读 共创美好生活——中国图书馆界4•23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号召全国图书馆界一起行动起来,不断改善和提升全民阅读的服务能力。
届时,在国图艺术中心主会场,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将联合举行隆重的发布仪式;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分会场,各级各类图书馆将通过馆长带领馆员诵读、大屏幕播放、发放宣传海报或册页等多种方式,响应倡议,积极行动。
揭晓“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名单
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的获奖及推荐图书名单将于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国图艺术中心主会场揭晓。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汤更生向媒体介绍,今年“文津图书奖”评选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参与度更高,出版社参与数量较去年提高了40%。二是参与图书种类异彩纷呈,累计903种图书参与了此次获奖评选。
现场将按顺序依次进行少儿类、科普类、社科类“文津图书奖”及出版社和联合评审单位的颁奖,并分别邀请获奖图书代表现场发表获奖感言。颁奖间隙将穿插《感悟论语》钢琴伴奏男声四重唱和《声律启蒙》朗诵两个读书主题的艺术表演节目。
推出主题演讲:“先生的书房”
在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国图艺术中心主会场上,“国图公开课”将以“先生的书房”形式推出社科类、科普类两场大家主题演讲。社科类主题演讲人为钱逊,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论语>》解读人。科普类主题演讲人为秦伯益,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届院士。
据悉,4月23日当天,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还将同时策划开展具有结合当地实情、具备当地特色的“同城共读”活动。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主会场,将有大屏幕实时展示各级各类图书馆场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展盛况。
拓展阅读:
“文津图书奖”及评审简介:
“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评奖活动。“文津图书奖”选用《耕织图》中的《簸扬图》为标识,取“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之意,揭示了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也传达了“文津图书奖”的宗旨。该奖项命名“文津”,不仅缘起于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文津阁四库全书,更是取意“文化津梁”,彰显了图书馆作为沟通交流的使者、传承文化的桥梁,为促进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积极作用的职业使命。
“文津图书奖”评选范围包括社科类、科普类和少儿类的大众读物,侧重于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非虚构类普及性图书。图书通过出版社推荐、读者推荐、作者推荐、专家推荐、图书馆推荐等多种渠道参评。评审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牵头成立的组委会策划组织,聘请馆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奖及推荐图书通过社会参与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并通过媒体予以公布。
“文津图书奖”坚持公益性,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始终致力于推广全民阅读。作为首个由国家级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设立的图书奖项,以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吸纳读者、学术界、出版界、媒体界和图书馆界共同参与,开创了图书馆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新形式,体现了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文津图书奖”一方面贴近读者、贴近百姓;另一方面,与专家学者、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和媒体建立了相互信任、沟通顺畅的工作机制,在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工作中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评选工作自201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评选范围包括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以版权页记载时间为准),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包括限国内发行)的汉文版图书,再版书和重印本不在评选范围内。将评出获奖图书10种和推荐图书60种(均可空缺)。本次评选工作共计收到来自224家出版社、78家图书馆发来的千余种推荐图书。推荐书目产生后,根据全国各地50家联合评审单位的评审意见,有百余种图书进入初评环节。在2月28日召开的初评会上,初评评委经过讨论评选出70余种图书进入终评评审环节。本届“文津图书奖”评审工作在总结往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图书审读力度,组织馆内外从事图书推荐工作的学科馆员、专家学者成立审读团队,主要从意识形态、学术质量和可读性等方面对入围图书认真进行审读,提出审读意见,为终评评委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