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浙江衢州:村级事务“大瘦身”

董碧水    2019-11-17 17:11:10    中国青年报

“村日常承担的主要工作就有19类130项,创建评比考核任务14类,常规报表及工作台账21类……”说起之前村里的日常工作,吴香华眉头紧锁:“总共才7名村干部,人均就要分担19项。”

“不仅如此,村里还‘牌满为患’。”吴香华说,各种荣誉牌以及远程教育、农家书屋、计生协会会员之家、法治学校等,最多的时候达到100多块。看着现在办公楼门前村党委、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村监会4块牌和办事大厅保留的5张制度牌。“干净、清爽、整洁多了,村民来办事一看就明白。”

吴香华是浙江衢州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泉村党委书记。他用“轻装上阵”形容“瘦身”前后带来的改变,减轻了应对来自上级的各类检查考核任务,村干部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回归到村的事务管理。

清泉村是江山市级的下山搬迁安置村,1035户、4211位村民来自13个乡镇的78个行政村。清泉村也是一个建设中的“淘宝村”。他介绍,仅最近一段时间,村里就完成了几件实事,6家快递公司入驻村快递服务中心,残疾人申领补助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

同样的,因为推行村、社区事务准入,村级事务“瘦身”,虎山街道东门社区工作任务从295项精简为142项,14类创建评比考核减少到1类,21类常规报表及工作台账缩减为1类。社区党委书记周小菊说,以前台账、考核、评比多,工作人员不堪重负,“卸下了‘三座大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为居民服务。”

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等,基层村、社区的“三多”曾长期困扰农村基层,也一直是各地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为破解形式主义顽疾给基层带来的负面效应,今年上半年,衢州出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实施意见》,明确12项具体举措,重拳整治形式主义,要求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其中提出,不得把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成立领导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机构牌子和制度上墙、安装政务App、关注微信公众号等作为考核内容;不得把电话访谈、网络投票、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硬性考核指标;不得把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开展的评估评选结果作为考核依据。日常工作中,一律不得要求基层通过QQ、微信、钉钉、专用App等打卡晒成绩。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龙游县方门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祝庄明介绍,“摘牌”的背后是解绑,社区管理人员就7名,以前一天可能就有8个会,老百姓要办事经常找不到人,意见很大。“现在会议少了、检查也少了,事情简单明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为让村、社区从“层层责任书、条条军令状”的责任捆绑中解脱出来,龙游县还规定,村、社区不得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事项的责任主体。

在开化县芹阳办事处荷花社区,社区副主任汪筱指着身后装修一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说,年底即将投入使用,到时社区里的老年人都可以在这里用餐休息了。“从繁琐的考核、评比和做台账上解放出来,也有时间花大力气为社区的居民办些实事了”。

据介绍,开化专门制定全县255个行政村、11个城市社区的村、社区工作任务清单,对县里各部门需要安排到村、社区的工作,必须经由村级事务工作准入联席会议审议,确实需要转接到村、社区的工作,“必须‘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相当于为村、社区工作筑了一道‘拦水坝’。”汪筱说。

据介绍,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衢州还对过多过滥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专门清理,375个市本级及县(市、区)的部门微信公众号被注销。

“运营好一个微信公众号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但一些部门微信公众号对推进工作的效果要打问号。”衢州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留痕不落实”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形式创新”,注销这些公众号,也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把时间和精力从公众号中解放出来。

原标题:重拳整治形式主义 村级事务“大瘦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丰台困难群众全有党员“亲戚”
下一篇:河南唐河:“志智双扶”富民智 贫困群众“双脱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