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传“5G手机运用毫米波可导致失明”的消息,是不是让蠢蠢欲动的你把挑好的5G手机从购物车里删除啦?别担心,最新一期的“科学”流言榜已经对此进行了辟谣——“失明说”不成立。此外,一起被打上“谣言”印戳的还有“牙膏可杀灭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病和胃癌”“ 睡太多增加痴呆风险”等等。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让我们来看看11月这些“网红”健康流言,有几个把你忽悠了。
流言:5G载频是毫米波段
毫米波对眼睛伤害很大
可导致黄斑变形甚至失明
真相:毫米波指的是波长在1-10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对应的是30GHz-300GHz之间的无线电频谱。而我国三大运营商5G通信运用的是中低频,频段在3Ghz-6Ghz之间,属于厘米波段,并非网帖当中的毫米波。
关于手机电磁波产生热能的问题,业界早有评判标准,通常用SAR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来表示,即电磁波能量吸收比。以6分钟计时,规定每公斤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量不能超过一定标准,这个辐射量也包括电磁波的热效应。美国的标准是1.6W/Kg,而欧洲则是2.0W/kg。SAR值越大,表示对人体影响越大。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2.0W/kg的标准,超过此数值,是不允许入市销售的。实验数据表明,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手机,以及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手机,SAR值均远低于2.0W/kg的国家标准,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此外,流言中提到的“黄斑变形”也不准确,这种疾病的准确名称是“黄斑变性”,是老年人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在临床中,由于用眼不当导致黄斑损伤,只有登山者爬雪山不戴护目镜等极端条件下才可能出现。
流言:睡太多的人痴呆风险增加
真相:网上出现的“睡太多的人痴呆风险增加”“睡太多容易老年痴呆”等报道,内容来源于《阿尔茨海默症和痴呆》杂志。该研究通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大脑机能(包括记忆力、精神状况、语言能力)等一系列测试,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参试者,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出现显著下降。
然而,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作者也说不清楚,并且强调这是一个观察性的研究,不可能得出因果性的结论,更没法推断出机理来。比如很难判断这些大脑功能下降的参试者是因为大脑功能下降而导致睡眠变长,还是因为睡得太多导致了大脑功能下降。网上夸大了该研究的适用范围,错误关联因果,给公众造成误导。
保证充足和有规律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睡多少小时最合适”没有标准答案,白天不觉得疲倦,精力充沛,就是最佳的睡眠。
流言:一些牙膏能杀灭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病和胃癌
真相: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短棒螺旋形状细菌,是目前引起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胃中,口腔里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口腔不是幽门螺杆菌的储存库。幽门螺杆菌与龋齿的关系尚不明确,单独进行口腔杀菌意义不大。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某种牙膏能彻底杀灭口腔幽门螺杆菌。某些牙膏的宣传中列举的科学研究均仅仅停留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阶段,远远达不到其所宣称的神奇效果。就日常清洁而言,普通牙膏刷牙也能起到清除口腔细菌、减少炎症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患者,应到医院消化科寻求正规治疗。目前最常用的应对方法是多种抗生素和抑制胃酸的药物联合治疗,医生开的杀菌药物通常至少三四种,并且需要持续用药一周。
流言:“走神监测环”使用前沿技术
戴着上课可以监测学生脑电波
评判孩子是否集中注意力
真相:“走神监测环”缺乏物理学支持。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以出现不同的微电压信号,专注的时候和烦躁的时候出现的微电压波形的确不一样。但是这个信号十分微弱,大约在几十微伏特(即百万分之几十伏特)的量级,需要用极为灵敏的电极阵列才能通过头皮采集到。脑电图的成功应用目前也只限于癫痫病的甄别和诊疗。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脑电信号极其微弱,很容易混淆于背景噪音中。如果这种“走神监测环”的检测灵敏度或者分辨率达不到百万分之一伏特量级,那么检测结果不可能准确。
即使物理上能够准确测量出脑电信号,由脑电信号形成的脑电图也非常复杂,还不能因此判断出学生是否“走神”。目前脑科学的研究并未给出明确及公认的研究结果,很多关系连定性方面都没研究透,更不用说定量。因此,戴 “脑电波走神监测环”可评判小学生注意力的说法不靠谱。
流言:鼠疫病死率高达100%
无药可治,染上就等死吧
真相: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由鼠疫杆菌引起。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鼠疫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历史上,鼠疫确实引起过大范围的死亡,但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鼠疫的病因、治疗、预防等认识不足。
虽然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现代医学里,鼠疫已不再无药可治。事实上,临床上鼠疫病例已经可以通过规范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治疗,治愈率很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疗的鼠疫病死率极高,比如最凶险的肺鼠疫,可在发病18-24小时内致命。败血型鼠疫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几乎为100%。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存活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控体系,只要科学应对,不会出现疫情大范围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