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狂欢日”,结束不久的618阵地火药十足,战火也延伸到全球品类。这其中,消费者熟悉的跨境电商也不再只是垂直电商,它成为各大玩家们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在此背景下,6月25日,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对中国进口消费市场进行分析与解读。
纵观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自初期的个人代购,到2007年形成了常规的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跨境网购用户的消费渠道逐渐从海淘代购转向进口跨境电商平台,加之物流速度的不断提高、国家政策等推动,我国跨境网购人数迅速增加。
据《2018年度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包括B2B、B2C、C2C和O2O等模式在内的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19000亿元,同比增长26.7%;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经常进行跨境网购的用户达8850万人,同比增长34%。
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国民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国外品牌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并获得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用户基数日趋庞大,跨境电商的增长率将会逐渐降低然后趋于缓和。
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在进口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市场消费主力群体逐渐过渡到80、90后群体。
据网经社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跨境网购用户集中在25-35周岁的青年群体,占56.3%,19-24周岁的跨境网购用户占比达20.2%,36-40周岁的跨境网购用户占17.8%。而18周岁以下以及41周岁以上的跨境网购用户只占总人数的5.7%。18-40周岁群体他们的消费能力强、需求大,是跨境网购用户的“主力军”。
《2018年度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通过对全国近百家跨境电商全年度真实用户投诉案例大数据分析,依据反馈率、反馈时效、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的模型评估,公布了“2018年全国跨境电商TOP10消费投诉榜”。报告显示,跨境电商网购投诉占网络消费整体投诉的6.82%。
随着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的不断攀升,跨境商品真假难辨、流通信息不透明、物流慢、退换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消费者,是跨境电商平台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必须跨越的门槛。此外,跨境交易还存在逃税避税、涉嫌走私、部分跨境经销商真假掺卖、不提供售后、私下交易、现金交易以逃避监管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报告中,对用户满意度综合指数方面相对较低的小红书、西集网、海狐海淘等平台给予了曝光,并相应给出“谨慎下单”和“不建议下单”购买评级。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认为,跨境电商平台用户投诉的多少与其发展模式有直接关系。
相比买手制、C2C模式以及直邮模式,自营模式在产品质量、服务标准、物流配送方面更有保障,如网易考拉、丰趣海淘,通过保税仓发货的商品物流配送更有时效性,且有平台作为担保,服务、售后等更便捷、放心。
此外,网易考拉、丰趣海淘平台反馈率和反馈时效性表现较好,且平台反馈率均为100%,用户满意度相对较高,获“建议下单”购买评级。
买手制模式分为买手制C2C(以个人买手为主)、买手制B2C(以商家性质买手为主),其中以洋码头为典型代表。该模式由海外买手直采,并通过自营物流发货或第三方物流发货,对商品货源以及质量的把控相比自营电商弱,洋码头用户满意度3.846,,综合指数为0.649,获“谨慎下单”购买评级,用户服务等方面还有大的提升。
蒙慧欣认为,跨境网购消费纠纷频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消费者认知问题,很多消费者刚开始接触跨境网购,对于跨境网购不能提供国内意义上的发票,且难以判断商品的真假,导致很多商家以提供正规发票等条件诱导消费,产生系列消费问题。
本报记者 刘洋
原标题:跨境电商“猫腻”多 物流成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