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在行动
“小微企业的续贷政策问题,是民企融资的一大痛点。因为需要过桥,再融一个新的资金,拿到贷款就需要付出超过半年的利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们增贷款余额,推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正如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去年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北京疏通了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减费降本。截至去年年末,各中资银行对北京地区民营企业的业务规模达1.16万亿元,共支持民营企业27294户。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低于全国水平超1个百分点
北京银保监局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续贷业务累计发放256.67亿元,贷款余额257.11亿元。“我们做过统测,北京地区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超过1个百分点”,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背景下,去年本市严格执行涉企收费政策及“两禁两限”要求,即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常规服务收费“能减尽减”,主动为企业让利减费,以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我们和市政府相关部门,实地走访调研了北京地区多家民营企业,然后把一些企业的共性需求上升为普惠政策”,近期,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曾多次带队组织银行机构上门为企业送“服务包”,推动银行“一企一策”完善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北京多家银行将非抵质押类小微贷款的审批放款时长控制在1周以内,个别银行线上业务已实现小微贷款“T+2”审结、“T+0”放款。
此外,为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本市鼓励银行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并放宽发行条件。2018年6月,小微企业贷款的基础资产由单户授信100万元及以下放宽至500万元及以下。
支持“瞪羚企业”
贷款余额近800亿
北京地区已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60家、文化专营特色支行50家;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5900.45亿元,对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余额1793.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05%、9.56%……这一组数据,都在表明为支持北京打造科创文化中心,科技、文化金融正在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据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本市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规模年均增速达44.3%,其中中关村示范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占比,更是高达91.3%。目前,北京已累计为“三大科学城”建设提供融资超过1000亿元。尤其聚焦服务“硬科技”企业,支持中关村“十百千”企业贷款余额超千亿,支持“瞪羚企业”贷款余额近800亿元。
“北京银行业创新了‘瞪羚诚信贷’‘科技信用贷’‘智权贷’‘软件贷’等更加契合科技企业‘轻资产’等特点的专属融资产品,提供更多无抵押信用贷款和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涵养科技金融“生态圈”,将优质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是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背景下的重要举措。如北京银行基于对某科技发展公司的前瞻性研判,基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在企业初创期、尚处于亏损的状态下,给予2000万元“前沿科技贷”纯信用贷款支持,并支持企业参与该行科技项目建设,成功吸引后续多轮融资。
京津冀融资余额
首次突破万亿元
去年年底,北京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110.82亿元,同比增长了20.63%。其中支持棚户区改造、交通一体化、非首都功能疏解、通州城市副中心、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冬奥会等领域的融资余额合计占比超过80%。
据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营商环境优化,贷款投向的结构也在优化,目前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服务领域。2018年年底,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2394.57亿元,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47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0%、26.62%;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平均杠杆率同比下降2.71个百分点,央企、国企平均杠杆率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对于不良贷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去年全年,我们有效处置不良贷款222.28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18.96亿元。不良贷款率0.34%,为2008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北京银保监局表示,大力整治市场乱象,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介绍,去年北京银保监局累计对包括银行、信托、非银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业外机构等128家机构开展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广泛覆盖乱象整治和房地产、影子银行、交叉金融、同业资管、非法集资等多个重点领域。针对监管检查等发现的违法违规情形,共处罚银行机构25家,罚款1625万元;处罚保险机构30家,警告16家,罚款372万元。对10家银行机构采取暂停业务、暂停准入等限制性监管措施。
文/本报记者 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