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平台经济赋能有助于根本脱贫

2019-09-25 15:28:31    光明日报

按照精准扶贫战略,明年,中国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即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并解决区域性的整体贫困问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志,就是稳定地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两不愁三保障”。其中稳定地实现“两不愁”,既确定了精准扶贫的目标,也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要求。

“稳定地实现”,是指贫困人口的脱贫必须是长期的、永久性的、根本性的,而不是仅仅靠钱物投入和供给而实现的暂时改善生活的脱贫,不是那种有钱有物就脱贫、钱光物尽便返贫的脱贫。只有“稳定地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中国才能从整体上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因此,与以往扶贫所不同的是,精准扶贫实际上是赋能式的扶贫,是赋予在现标准下处于贫困的人们以摆脱贫困和发展致富的能力。资金也好,物质也罢,投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暂时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而是重点培育可持久实现“两不愁”的生计和产业,培养贫困人口从事新生计、适应新发展的能力。

赋能式扶贫是长效扶贫,是稳定实现“两不愁”的基本保证。赋能式长效扶贫,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大有可为。因为赋能之能,就具体掌握在已发展的企业或社会组织手中。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是点对点的精准赋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平台经济时代,一些全国性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其终端遍布城乡,交易数据中有大量的人口数据信息,对贫困人口的状况以及区域发展动态都了如指掌,因而实际上可以针对平台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对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从而促进精准扶贫战略的高效落实。

最近一些年,平台经济已经成为赋能式长效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中国,以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心形成的产业链中,仅快递骑手的从业规模就已达到千万量级。平台经济除了可以吸纳大量贫困地区人口以身体“位移”摆脱贫困以外,还可以通过从事平台所涉及的各种行业学到技能。从公开的数据看,2018年,仅美团外卖一个平台的快递骑手数量就有270万人之巨,而这些骑手中有75%来自农村,遍布了781个贫困县,覆盖了94%的贫困地区。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口,从所需技能相对简单的骑手开始,通过使用骑手专业智能软件,在认路、送餐的过程中,在逐步了解适应城镇生活、解决了温饱和立足问题之后,大都接续从事需要更高技能的行业,实现了向上流动,助其本人和家庭稳定地实现“两不愁”。这种流动,正是平台赋能的过程。

无论是在外卖平台还是在其他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许多线上商家和线下实体店的业主,都是由快递骑手转型而成的。一些平台通过“追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来自贫困地区的从业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赋能和激发其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活力。一些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在扶贫中利用平台优势,以点对点的最快路径,实现了资源调度,让贫困地区的产品借助平台销往全国,同时将贫困地区的所需直接送达。而这些通路的形成,为这些地区的人口从事相关经济活动开辟了新领域,赋予了新能量:利用直播平台,原本一些贫困地区甚至难以为外人知晓的产品不仅有了销路,而且大卖特卖,需求上涨,价格看好;有企业年报披露,大型比价团购平台的农产品销售额已达到数百亿元之多;而美团外卖则根据平台商户需要大量食材的需求,在甘肃定西采购了3000吨土豆分销至遍布全国各地的商户,通过平台实现了多赢……

精准扶贫已到攻坚阶段,平台经济的赋能式长效扶贫从某种形式上创新了农产品消费链条,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和人口增收,进而实现根本脱贫,这是社会力量以赋能式长效扶贫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作者:卞怃季,系媒体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平台 经济 赋能 脱贫

上一篇:数字经济:两大新机遇与四项新措施
下一篇:7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