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新业态,向未来开疆拓土

陈 凌    2019-05-27 11:07:34    人民日报

新业态,新技术,把一个新产业从无到有创造出来,向未知世界开疆拓土

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能够让传统产业实现“老树新芽”的增量变革,让传统产业“新”起来,更让其“潮”起来

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产品的魅力。全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边弹边录的智能钢琴、服务型智能机器人、用降解材料制作的中性笔……近200家自主品牌企业、13个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以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新产品,展示着中国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活力。

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科技自身的创新,另一层则是新技术的应用,正是两者的共同作用,为经济增长点燃了引擎。以此来看今日之中国,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高速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打开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广阔的市场,巨大的人口规模,又为新技术落地生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新业态活力的迸发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新业态,不仅是中国经济活力十足的风向标,更是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重要原因所在。

新业态,新技术,把一个新产业从无到有创造出来,向未知世界开疆拓土。比如,无论是家庭的服务型机器人,还是生产车间的智能制造,无论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还是“算法”应用的铺开,人工智能正在打开新业态的巨大想象空间。又如,移动支付引领支付体系、消费方式变革,金融大数据分析可直接为客户的风险画像,区块链开创着新的商业应用场景……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塑造现代金融的运行方式。再比如,从网络约车到共享单车,从电商购物到网络众筹,平台经济的兴起,为新业态的生长提供了全新的孵化器。不断产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新的可能性,这正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与创新动能,能够在已知世界的边缘向未知世界进发。

新业态,还表现为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能够让传统产业实现“老树新芽”的增量变革。新业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在拥抱“互联网+”“智能+”的过程中萌发新芽、焕发活力。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传统的服饰企业,利用云计算对门店进行数据化改造,不仅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随时跟踪各种尺码、款式产品的销售情况,还将门店销售的动态实时数据与工厂相对接,用数据优化供应链,实现快速跟踪市场变化、以销定产。当有的品牌还在为店铺租金上涨、人工成本走高头疼时,这家企业却在去年创下成立20多年以来的最好业绩。用消费端的数据逆向优化生产端的供给,农业种植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升效率,化工生产运用云计算适时调整参数大幅降低成本……新业态不仅让传统产业“新”起来,更让其“潮”起来,进而为市场提供品类更多、品质更好、品牌更优的有效供给。

不仅如此,新业态的出现还具有自我生长的特点,每一种新业态的出现,都会为下一个新业态的出现奠定基础,从而激发着更多人的创新创业热情。有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才有手机APP和“算法”推荐的兴起;有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撑,上亿人同时抢红包才具有可操作性;有地图导航、移动支付等技术支持,才会出现网络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而这些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反过来又为创业提供了新的舞台,新业态的出现因而不断自我加强。未来将会是一个“大、智、移、云、物”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这些先进技术的落地运用,将打开未来的无限可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可以说,新业态为创新创业孕育了一片热土,让创新的源泉进一步涌流,创业的活力进一步迸发,成为中国经济的繁盛景象。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势头强劲的新业态,无疑是一个力证。放眼当下中国,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风起云涌,新模式百舸争流。这既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也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所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3日 05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
下一篇:长春高新区与中城国际智慧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