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老照片里的“影子之城”

林 洙    2018-08-08 10:44:12    人民日报

图一

图二

  1953年,我从重工业部调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在“中国建筑史编纂小组”任绘图员。“编纂小组”的主任是梁思成先生,还有刘致平、莫宗江等建筑学家及一些年轻人。但是没多久,建筑部成立建筑科学研究院,把“编纂小组”的大部分成员调到研究院去了,只有莫宗江跟我留在清华,我被调入建筑系资料室负责资料工作。

  刚成立的资料室接收了抗战以前营造学社的全部成果,其中有上千本原始测稿,数百张绘制完的古建筑图稿,数万张照片与底片。我对这个工作真是太喜爱了,整天埋头在整理和熟悉这些资料上。

  当然,刚开始我的注意力多停留在北京、正定、应县、蓟县、太原等地的古建筑上。一天,在整理营造学社旧物时,我偶然发现一只落满灰尘的蓝布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放着560张照片、底片,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四川广汉。

  1941年夏天,梁思成与刘致平一起,应邀到广汉参与重修县志,承担拍摄、测绘古建筑的任务,几乎留下了全套的影像资料。这个西南小城地处成都以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那肃穆的文庙、高耸的奎星阁、华丽的会馆、清净的寺院以及数不胜数的宗祠与民居,给两人留下了深刻记忆。

  这是营造学社第二次来到广汉,他们首次到广汉,是1939年的川康古建筑调查。11月16日,梁思成一行沿川陕公路北上,调查了广汉、德阳、绵阳、梓潼、剑阁、昭化、广元,再顺嘉陵江而下到阆中、南部、蓬安、渠县、南充、蓬溪、遂宁、大足,由重庆回到昆明龙头村。川康古建筑调查行期近半年,他们往返于岷江、嘉陵江沿岸,川陕公路沿线,跑了大半个四川。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考察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过去人们对川康古建筑调查知之甚少,但这次困难重重的考察,却将西南尘封的汉阙、崖墓、摩崖石刻、寺院、祠庙、塔刹重新展现在国人面前,大大充实了中国建筑史的内容。明年就是川康古建筑调查80周年,我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参与到这项研究中。

  在整理广汉县的资料时,我发现一个特点,广汉古建筑的宗祠比重极大,有的满条街都是,而且建筑质量极高,外表华丽,内部整洁、严肃。满墙都是祖先留下的祖训,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可惜后来这些宗祠大多被拆除了。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梁先生,梁先生对我的问题也很感兴趣,他想了想,严肃地说:“对!这是广汉的一大特点,说明广汉人民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能促进整个宗族的团结。为什么广汉比周围的县都发达、繁荣,原因就在于此。”

  后来,我还找到了梁思成先生撰写的广汉古建筑手稿,有《开元寺铁鼎》《龙居寺》《龙兴寺罗汉堂》《金轮寺碑亭》《张氏庭园》《乡间民居》《文庙棂星门》《广东会馆》《石牌坊》诸多篇章。

  2017年冬天,作家萧易来拜访我,他花了几年的时间,系统整理了广汉这560张照片。萧易对照地方志,梳理古建筑的历史、沿革;走访街头巷尾,与老人聊天,复原建筑布局、挖掘记忆。萧易将平面的、零散的照片,组成一座座立体的建筑;又将立体的建筑,组合一座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城市,遂有了这本《影子之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二为书中插图)。

  当年营造学社在中国匆匆走过许多城市,囿于精力、经费,往往拍摄的是当地最精美、最古老的建筑。而在广汉,梁思成、刘致平先生却几乎拍下了这里所有的古建筑,文庙、文昌宫、字库塔、广东会馆、陕西会馆、四川会馆、开元寺、龙居寺、关岳庙、城隍庙、娘娘庙、溪南祠、益兰祠、钟鼓楼、慈恩桥……广汉古建筑,涵盖了会馆、宗祠、寺院、民居、桥梁、牌坊诸多类别,它们几乎是中国每座城市的标准配置。几十年前,我们的城市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却在“破四旧”“文革”以及城市建设中接二连三地消失了,今天已很难在一座城市中看到成片的古建筑,感受雕梁画栋、飞檐翘角。

  当然,我们了解古建筑,并不是思古怀旧,古建筑其实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比如文庙,代表着儒家文化在城市的投影;比如宗祠,见证着一个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历程。不同的建筑,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功能,对应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科举、道德、宗族、同乡、信仰等等。

  从这个角度而言,通过广汉,我们能探讨中国城市布局,解读不同类别的建筑在城市中的主次关系,也勾勒出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就像萧易说的,梁思成、刘致平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影子之城”,每个中国人都该到这座神秘的城市中,走走,看看。

  (本文为《影子之城》序言,发表时有删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何香凝:“留取中华史上名”
下一篇:书画家应做“真的艺术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