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中共中央小河会议决定,贺龙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身份,统一领导陕甘宁、晋绥两个边区部队及后方工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西北解放战争。
贺龙首先同习仲勋、林伯渠、王维舟、贾拓夫等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人一起,迅速实现了两区财政经济的统一。贺龙兼任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并将两区的银行、贸易公司合并,成立了统一的西北农民银行和西北贸易公司。他又主持了联防军后勤工作会议,在军队供给上实行统筹统支,将财务部门和供给部门合并,做到财供统一。他还指示陕甘宁各地成立兵站,由地区专员和县长兼任站长,负责筹粮、筹款、运输、供应,使野战军走到哪里,便可以在哪里得到供应。
粮食成为“西野”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保障指战员的粮食供给,贺龙四处筹措,通过周恩来向晋冀鲁豫解放区急调10万石粮食,并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动员和组织了庞大的支前队伍,把粮食运往陕北战场,保障了解放军部队的日常需求。
西北战场打的是大仗,部队对武器弹药的需求量相当大,炮弹尤其缺乏,彭德怀、习仲勋经常致电贺龙请求支援。为扩大军工生产,贺龙把陕甘宁、晋绥两个地区的军工企业整合起来,到1948年,共建设14座军工企业,生产了大量山炮弹、迫击炮弹、手榴弹、炸药、子弹,有力地支援了西北解放战争。
1947年冬季来临,为给前方将士们筹备急需的越冬被服和经费,贺龙决定将陕甘宁、晋绥的土特产运到边界地区,再让商人们转运到国统区出售。他调派绥蒙军区副政委张达志带两个骑兵团去执行这一特殊任务。他对张达志说:“你现在的头衔是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但你这个司令主要任务是做买卖,把土特产卖掉,换成前线急需的金子、银元以及棉花、布匹等物资。”张达志做了3个月的买卖,换回了大量现金和物资,有力地支援了部队。
在兵源补充问题上,贺龙的办法是加强联防军区地方兵团建设:在部队压缩机关、充实连队;在老区动员失散兵员归队;在新区动员群众参军、组织游击队、扩大地方兵团。这样做一方面可作野战军的补充兵团;另一方面也可以升级为野战兵团。毛泽东称这一办法很有战略眼光。
1947年9月20日,经请示中共中央军委,贺龙以警一旅、警三旅和骑兵第六师合编为第四纵队。不久,第四纵队拨归西北野战军建制,充实了西北野战军的力量。在贺龙的领导下,仅1947年在陕甘宁和晋西北等解放区就动员了3万人参加野战军,5万人参加地方兵团。到1949年6月,西北野战军已从小河会议时的3个纵队,发展成按三三制编制的两个兵团、6个军、18个师22万人的大军,为西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