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家胡同里的四合院。 |
山东莱芜钢城区南湖景区。 |
过去,山东莱芜钢城区黄庄一村的老老少少,对村子的历史知之甚少。
黄庄一村的过往,顶多流传于老人们只言片语的讲述、村民茶余饭后的“拉呱”(聊天),却很少有人能清晰地讲出村子的来龙去脉。事实上,在1938年,黄庄还曾经发生过由共产党领导的小规模起义,然而,即使询问村里40多岁的中年人,得到的回答却往往是:啊,黄庄以前还有过起义?
时光流逝,记忆消退,村支部书记房立勇因此一直有个想法——把村里的历史搜集整理出来,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
生活在胡同里、村庄上的人们,成了历史的讲述者、参与者
整理村史,房立勇手头可以调动的资源并不多,资金、人员、展馆都是问题。2017年初,莱芜市将建设村史馆列为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房立勇抓住机会,主动申请建馆资金,又专门从镇上请来有名望的老教师、退休老干部,组成了共有6人的“黄庄一村村史馆编撰领导小组”。用村史主要编撰人之一的中学教师谷友胜的话来说:“小组要对黄庄的历史来一次抢救性的挖掘整理。”
2017年6月,工作正式启动。在莱芜市文广新局的指导下,黄庄一村将整理范围确定为历史名人、革命事迹、现代发展等几个方面。他们遍访村中老人,还专程前往德州、淄博、济南,访问革命先烈后人。为了确保史料的准确性,他们在莱芜市图书馆、莱芜市档案馆搜集资料,与实地采访相互印证。
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有几百年历史的史家胡同也在今年1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史家胡同》图书从前期筹备到出版历时2年时间,全书约10万字,分为胡同溯源、胡同浏览、遗迹寻踪、变迁故事、名人荟萃、当代新篇六大章节”,《史家胡同》主编、朝阳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大鹏介绍。深入胡同院落,走访居民超过100人,书中的故事和图片材料大多来源于居民。“我们从居民口中得到了许多并无资料记载的胡同片段,通过整合整理,完成了图书的全部内容。”本书执行主编、北京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王兰顺说。
史家胡同老门牌号的47、48、49、甲49号都是曾经的索家大院。索家是世家,祖上做过蒙古库伦大臣,同王公大臣、商界巨子多有交情,院子也非常气派。进入民国后,索家逐渐败落,当年的房产被分成若干份,索家人已经搬离了史家胡同,索家的亲戚徐华奎住在这里。这次出书,年近八旬的徐华奎老人拿出了当年索家大院平面图和索家、王家分家产的协议书,这些都被写进“大宅门的败落”的章节里。
自己的故事与档案史料的互动,让乡愁有了归宿
史家胡同素有“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之称,700多米长的胡同底蕴丰厚、传说颇多,每天都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但真正记录这条胡同历史的文字资料却寥寥无几。
“数百年来,居民家的故事构成了整个胡同的历史”,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说,档案馆里能查到的资料是冷冰冰的,想要让胡同故事有血有肉、饱满起来,离不开居民的讲述。“随着时光流逝,很多存在于老居民记忆中的历史可能很快就会不见”,李哲说,《史家胡同》一书对这些残缺的碎片具有抢救性质,正是百姓故事与档案史料的有机互动,让这条胡同实现了人文复兴,让居民们的乡愁有了归宿。
家住史家胡同5号院的朱红,一年来共接待了300多个外国参观团,收到《史家胡同》这本书后,她特别高兴:“我是胡同的老住户,我们的胡同还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历史,我很自豪,要好好了解,更好地将史家胡同的历史讲给游客听。”
百姓的记忆流传下来,历史岁月得到了还原。随着整理工作的深入,房立勇等人也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能让这些宝贵记忆丢失在我们手里”,谷友胜说。有了这样的想法,领导小组也开始有意记录黄庄村的当代人当代事。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孩子见义勇为……这些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经过170多天的奋斗,黄庄一村村史馆在2017年底正式建成。最近几个月,村史馆已经发展成为附近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的学习基地。
亲身参与,提升了百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在莱芜,这样的村史馆还有60多个。几乎每一个村子,都在村史馆的建设过程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叹。
王老村在整理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张清代的地契,经过走访发现,这张地契原来是当年村里老人为救从事抗日工作的儿子,将地契卖掉从日伪军那里赎回了儿子。很多年轻人在参观了村史馆后,普遍觉得很意外,原来这个小山村有着这么多故事,觉得自己是个有根的人。王老村村主任张建华说:“不了解过去,就没有资格谈未来。莱芜话里,‘没料’指的是一个人没有本事。我们把村史整理出来,起码能让子孙知道,他们的祖辈不是‘没料’的人。”西抬头村的村史馆每天都开门纳客,村两委成员是义务讲解员,不仅本村的人来看,还吸引了不少邻村人。村风正了,村民的精气神也上来了,连村里的工作开展都更加顺利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生活着的人叙述土地上的故事,并编纂成史,意义不止于怀旧,在留住记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给这方水土和人们带来变化。
近年来,史家胡同的不少年轻人和老人都选择了外迁,这让胡同的人文气息有了一定的缺失,一些老街区开始败落。“过去,很多胡同里的居民总是抱怨,觉得居住环境不如楼房,这本书的问世让居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有了自豪感,从而形成了凝聚力”,王兰顺说,这也是社区建设的一种过程。
在胡同史的编纂过程中,不少居民自发加入到图书的制作队伍中,成为编辑志愿者。历史教师王屹然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史家人,我热爱这里的一切,能够参与制作也是我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经历。我们史家人终于可以自豪地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全世界人听了!”王屹然说。他和工作人员一起收集资料,参与收集的老照片超过100张,走访的居民遍布大半条胡同。
“真正留住百姓记忆,让乡愁有处安放是这本书的使命,老百姓那些生动、鲜活的记忆,加上撰写过程中居民们的不断参与,对街区文化复兴有很大的推动,留住记忆、产生互动、提升归属感和凝聚力。” 王兰顺说,还需要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唤回文化记忆,让老百姓们对街区有进一步的认同。
李哲表示,在《史家胡同》问世的同时,史家社区还与专业的社会机构合作,打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活动,除史家胡同外,街道还将针对“东四南”其他几条胡同开展不同形式的口述史活动,让每一条胡同的正史实现有论证有考证,让胡同里所有居民的故事有记录有寄托。
版式设计:郭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