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浙江开化治水调查:重生态 烟头可换日用品

2018-12-11 09:59:44    人民日报

浙江省开化县环保局发布的本县《1—11月份出境水水质监测报告》显示,1至11月份,开化出境水有效监测天数333天,Ⅰ、Ⅱ类水占99.7%。

开化位于浙江省西部,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一江清水出开化,是这个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的山区县的生态担当和政治使命。自2013年以来,开化已连续6年Ⅰ、Ⅱ类出境水占比超过95%以上。这也是自2017年后,连续第二年占比超过99%。

依山傍水生态美

在开化,有一道知名美食“开化青蛳”,其食材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

“我们小时候,家里会在水缸里放几只青蛳,用来检测水质。如果青蛳死了,水缸就要换水了。”音坑乡明廉村村民余云山说。“这几年,河里的青蛳又多起来了。”

2014年以来,在浙江省全面开展“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开化以“河长制”为抓手,构建全覆盖的治水网格,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档”,做到了“有水的地方就有人管”。

华埠镇金星村是3A级景区村,依托依山傍水的美丽环境,每天都会迎来不少游客。景区内的公厕引起了很多游客的注意:一栋风格独特的单层建筑,外立面是木结构。走进室内,装饰简约,整洁异常,没有一丝异味。

在开化,许多公厕成为景点,不仅外观靓丽,厕所内部也是功能齐全、干净整洁,城区公共卫生间的保洁员就住在公厕里隔出来的房间。更有甚者,还在公厕旁开了小店和餐厅。

开化的治水,不是简单的“围水而治”。在“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之初,开化就提出了“水岸同治”的理念。针对污水、厕所、垃圾等进行的整治,在开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15年开始,开化共拆除近6000座旱厕。取而代之的是1000多座农村生态公厕、50余座城区公共卫生间和近40座景区生态公厕,基本形成城区、景区和农村行政村生态公厕全覆盖,昔日上旱厕的情形,早已荡然无存。

垃圾可换生活品

“这两杯烟头给你,去兑换点东西吧。”清晨,苏庄镇高坑村村民汪建民将收集起来的烟头交给妻子程丽君。程丽君拎着两袋垃圾,拿着两杯烟头,来到村委会旁的垃圾兑换超市。在垃圾兑换超市,一杯烟头能换一袋料酒,两杯就能换一袋盐,几十个塑料袋还能换洗衣粉……程丽君今天收获不少,换回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高坑村离开化县城有1个小时车程,是个偏远山村,推行4年的“垃圾分类”措施让村子变得干净整洁。“垃圾分类后,家里清爽了、路上整洁了、河里干净了,保洁员每天处理的垃圾都少了。”说起垃圾分类,村支书汪国富颇为自豪,因为高坑村是最早开始垃圾分类的村,也是全衢州市第一个办起“垃圾兑换超市”的地方。

高坑村不是个例。在开化农村,“农户源头分类,分片包干劝导,统一上门收集,终端无害处理,村规民约规范”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早已深入人心。从“十万妇女清洁国家公园”行动,到“垃圾不落地”倡议,开化以砸掉垃圾池、撤掉大垃圾桶为突破口,变垃圾为资源,化“痛点”为亮点,兴起一场“垃圾革命”。

破坏生态要补偿

不久前,马金镇霞山村村中广场上,一张长桌分隔两边,一边是审判长、书记员和两名人民陪审员,一边是两名被告人,罪名是电鱼。一个小型法庭开庭了。

开庭前,2名被告人委托家属,将购买的500公斤鱼苗,在现场群众的协助下,放生到马金溪中。

自2015年起,开化成立浙江省首个环境资源巡回法庭,一支专业化的环境资源审判团队,把一个个巡回法庭开进田间地头,公开审理涉及环境资源类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2016年,开化又率先试行生态公益补偿机制,破坏森林、水资源等的被告人,需按相关规定采取植苗造林、放生鱼苗等方式,使受损的森林、水生态等得到有效补偿。

“如果破坏生态环境,环境资源巡回法庭不仅要对当事人作出处罚,还要让当事人进行生态补偿,破坏多少就补偿多少。”开化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庭长华璐说,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成立3年来,共审结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件39件,52人受到法律制裁。

“目前,开化河道等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生物多样性,都已经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县水政和渔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黄进介绍。

“今年,我们在不断巩固治水成果,‘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扩面、水环境质量提升等工作件件落实。”开化县“五水共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桂明说,开化是全省首批完成剿灭“劣五类水体”任务的县域之一,提出“全域消除三类水体,冲刺全省最优水质”的目标,力保送出一江清水,换得幸福家园。

(原标题:一江清水出开化)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1日 06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注:"女德班"闹剧为何频现? 专家建议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回应“兼职教授课堂上抽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