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3月7日电(记者 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为了积极助推脱贫攻坚,山西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从民间资本开发造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方面对贫困县予以倾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探索出了一条“土地扶贫”的新路子。
山西很多地方的贫困属于条件性贫困,即由生产生活条件困难造成的贫困。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性普遍贫困,最重要的是改变造成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而在很多贫困地区,由于人口密度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
针对贫困县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山西省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退耕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开发贫困地区土地,实现贫困县耕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在全省范围有偿交易。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山西在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中,为58个贫困县每县单列用地规划指标1000亩,同时单列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规划指标总计2.92万亩,重点保障了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项目用地需求。
此外,山西省80%左右的25度以上坡耕地位于贫困县,位置偏僻,条件恶劣。山西向国土资源部争取到199万亩耕地核减指标,全部用于退耕还林还草。通过生态退耕,不仅能直接增加退耕贫苦户现金收入,而且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他们的外出务工收入。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要求,今后各地要优先安排贫困地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设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贫困县采煤沉陷区治理受灾群众的搬迁安置工作提供充分的用地保障;涉及贫困地区的治理项目,将优先考虑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复垦新增的耕地交由当地农民耕种。